【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现在玩泥巴都叫陶艺了。”陶荣香老人话里满是羡慕。每个周末,她都要带孙子孙启凡学做陶艺。
“来,老师给你变个魔术。”李振兴扶着孙启凡的手,转动陶车,很快,一只碗做了出来。
李振兴来自山东,按照公司安排,他来到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马郢村做两个月志愿者,专门指导孩子们做陶艺。
像这样的志愿者在马郢村有256名,他们负责规划设计、品牌营销推广、乡村活动和民俗文化。不少马郢本地居民也加入志愿者队伍,增加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马郢是一个坐落在江淮分水岭上的乡村,因为长期缺水、产业单一,是建档立卡贫困村,408户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55户125人。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马郢一度空心化现象严重,最少时仅有约500名常住人口。
志愿者来了,马郢变了
2014年,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选派干部钟宇,来到马郢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
钟宇提出“以梦为马”,他把梦想放在网络上召唤同样的梦想者。一个“马郢计划”很快开始实施。
“马郢计划”是一项以扶贫为主要任务的志愿者公益计划,由助学计划、助农计划和助村计划3个子计划共同组成,旨在架设一座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打通城市与乡村的连接障碍,让马郢村民能够在资源交换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借助来自高校志愿者的力量,“马郢计划”将艺术设计与农村生产生活相融合,激发村民建设村庄、参与艺术创造的热情,共同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来自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的志愿者推动乡村修复、花艺村落建设,来自合肥师范学院的志愿者用陶瓷艺术活化乡村空间,艺术介入让马郢的角角落落绽放乡村之美,为乡村旅游发展打下基础。
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每年除提供10万元帮扶资金外,还帮助马郢社区设计旅游线路、指导大型文化活动等。安徽驿达龙门寺服务区“红马甲”志愿服务队主动与马郢志愿服务项目对接,上门托底收购贫困家庭农产品。安徽省剧协与杨庙镇就“马郢剧场”品牌塑造达成共识,协助推动马郢户外剧场融“采风+体验+训练+排练”等多位一体化建设。
各类社会力量也积极加入马郢志愿服务和帮扶工作中,利用自身资源及优势帮扶马郢,送资金、送技术、送项目、送人才,为马郢实现乡村振兴增添发展动能。
71岁的邵羚生是合肥轻工业机械厂退休工人,一直在社区办戏曲票房。2017年,她看到“马郢计划”后,主动找了过来并落户马郢,成为志愿者,教孩子唱黄梅戏和庐剧。在她的带动下,姐姐和妹妹也从南京过来,三人租下村民的房子,开办戏雅苑面馆。“每周日下午教孩子唱戏,寒暑假天天教,这里空气好,文化氛围浓。”
“马郢计划”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打造健康的乡村文化载体和平台,激发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
一度寂寞的空心村,变成了处处欢歌笑语的花园村。2016年,马郢社区实现村出列、户全部脱贫。2019年,社区集体收入由2014年的2.15万元跃升到26.3万元,预计今年社区集体收入可超60万元。
马郢变了,年轻人回来了
短短5年间,马郢从零游客发展到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2019年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马郢村成了“网红打卡点”。
“马郢计划”从最初就定位为“在乡村里长出来的计划”。一切立足乡村原有资源,一切依靠本土乡亲,一切为了当地农民致富。
上午10点,合肥人梅忠顶着烈日在他马郢的龙虾塘里忙碌着。人称“老梅”的他,2018年前是合肥的快递小哥,看中马郢适合稻虾共养后,在此承包了300亩田地,田里种水稻还养着小龙虾。老梅算了一下,300亩地里稻虾共养一年收入在90万元以上,他的田园梦为他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马郢的红火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志愿者和投资者,还让外出打工的本地人开始返乡创业。
90后张海波是土生土长的马郢人,“暑假看到每天有四五辆大客车载着客人前来采摘草莓,我就断定这是一个商机。”2017年大学毕业后,张海波回到马郢承包了30亩地种草莓。今年,他的草莓种植基地已扩展到130多亩。“一亩地的利润少说有2万元,这比我在外打工强多了,还能照顾家人。”
张海波的草莓大多通过电商进行销售,在此期间不断有客户问他是否有土鸡出售。“我分不出精力来养鸡,就想发动同村的贫困户成立合作社,共同致富。”张海波给村里21名贫困户每家免费购买100只鸡苗,并签订回购合同。张海波给记者算了笔账,“4个月鸡就能出栏,一只鸡可以卖100元,按80%出栏率,再扣除2000元饲养成本,一家至少能挣6000元。”
快到午饭时间,10多个孩子在志愿者带领下收拾好画画的工具,拎着篮子到果园采摘李子。果园里传来他们童稚的歌声:“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
(本报记者 常河 马荣瑞 丁一鸣 光明网记者 孔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