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8日 星期五

    甘肃酒泉:戈壁滩上种出有机蔬菜

    作者:本报记者 宋喜群 本报通讯员 王银军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8日 12版)

        【奋斗实干在一线】

        从大漠戈壁到绿洲良田,苏海怎么也想不到,五年前无人问津的生物有机肥,如今已经成为甘肃酒泉戈壁农业发展的“助力剂”。

        2012年,创业之初的苏海发现把秸秆、尾菜等农业废弃物加工成基质,生产出的有机生态蔬菜品质好、市场前景广阔,便萌发了自己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的想法。于是他辞掉了在兰州的工作,来到酒泉市肃州区建厂子、学技术。他相信,戈壁滩上光照充足,无土栽培技术搭配生物有机肥,一定能够培育出品质好、营养高的有机蔬菜。经过三年的筹备和研发,2015年苏海厂子的第一代生物有机肥登上市场。

        按照苏海最初的设想和规划,对农产品质量大有帮助的生物有机肥会迅速占领市场。然而现实残酷,20多个销售点的销量几乎为零,没有销路成为苏海面临的最大难题,资金链一度濒临断裂。

        原来,当时酒泉的生物有机肥市场尚不成熟,劣质有机肥鱼目混珠,让老百姓寒了心,久而久之,农户一听到“有机肥”就摆手摇头。肃州区总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站长闫生军说:“老百姓排斥有机肥,但是长期连续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养分含量下降,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严重。”闫生军多年和农户打交道,在走访和试验中发现,生物有机肥能够提高化肥利用率,改善作物品质,改良土壤。

        为了打开销路,苏海改变销售方式,带着自家产品深入走访农户,在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种植经验,三个月里他几乎走遍了肃州区的每一个村落,并提出“先使用后付钱”,秋收效果好再收费。“如果种出来蔬菜质量不好,我们赔!”苏海和老乡们立下了军令状。

        “我们的销售量是一家一户跑出来的。”苏海说,2016年,生物有机肥销量只有不到30吨,现在已经达到了万吨以上,周边老百姓对生物有机肥的认可度也变高了。

        销路畅通后,苏海又将目光瞄向酒泉戈壁农业的温室大棚。酒泉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但土地半数以上为戈壁荒滩,耕地资源有限。通过广泛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一座座温室大棚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落地生根”。

        “无土栽培所用的基质是由尾菜、植物秸秆、牛羊粪便等农废资源经过发酵,配置而成的,这使农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既不占用耕地,也不会破坏生态环境,还能提高蔬菜的品质。”闫生军介绍。

        在酒泉市相关技术部门的支持下,苏海带领科研团队通过反复试验,于2015年生产出了第一批无土栽培基质,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无土栽培基质已经发展到了“基质枕”阶段,并在全市得到推广。

        基质枕,顾名思义就是将无土栽培基质等作物生长需要的“土”装在一个个“枕头”里,各种蔬菜作物秧苗在“枕头”里生长,农户不需要挖坑开沟就能直接装袋种菜,有机水肥还能像输液一样打进“枕头”,满足农作物生长的营养需求。

        人参果、葡萄、西瓜、无花果……范立德的大棚里就装着各种各样的基质枕,他是苏海的老客户,也是酒泉发展戈壁农业中首批“吃螃蟹的人”,更是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2009年,沙河村通过农户自筹资金,镇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贴息贷款等帮扶措施,在戈壁滩上打下了第一批50座温室大棚。彼时还是出租车司机的范立德经常开车路过戈壁滩上的这片“新玩意儿”。

        “戈壁滩上怎么可能种蔬菜水果呢?”范立德对戈壁上的温室大棚充满了好奇,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戈壁上的温室大棚能生产出来绿色无公害的蔬菜,政策还给补贴”,于是大胆贷款25万元,承包了4座温室大棚,种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当年纯收入就达到了7万元。

        “我们大棚里的蔬菜在市场上销路很好,比普通的蔬菜平均价格要高60%左右,尽管使用有机肥的产量略低于化肥,但是绿色蔬菜老百姓吃得放心,也能帮助我们打造自己的品牌。”范立德如今经营着大大小小30个大棚,还和另外七户社员成立了合作社,年收入能够达到50余万元。

        据统计,从2009年至今,酒泉市开工建设戈壁农业产业园和示范点96个,面积累计达11.2万亩,其中日光温室7.4万亩、钢架大棚3.8万亩,主要培育了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优质高效蔬菜和西瓜、人参果、草莓等优质水果,为酒泉市民“菜篮子”稳产保供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不适宜传统耕作的戈壁滩上,酒泉人凭着一股劲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戈壁农业,不但“染”绿了戈壁滩,让荒滩变良田,还成了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和老百姓的“菜篮子”。

        (本报记者 宋喜群 本报通讯员 王银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