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3日 星期日

    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科技界人士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作者:本报记者 陈海波 袁于飞 张亚雄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3日 01版)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习近平总书记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科技界引发热烈反响。广大科技工作者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科研工作选题指出了目标方向,我们要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求、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福祉融合在一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做国家和人民有需要的研究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强国之路如何走?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提出了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一个时期的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王进廷说。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给我们的科研工作选题指出了目标方向。

        对于“四个面向”和“两个导向”,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王克剑深有感触:“以我本人所从事的农业领域而言,目前我国大量种子依赖于国外,农业科技含量低,在国际竞争中整体处于落后位置,一旦国际局势出现变化,很容易出现粮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如果我们科技工作者能把个人兴趣与国家的需求、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福祉融合在一起,将更能体现自己工作的价值。”

        “‘四个面向’为我国科技工作者清晰地指明了道路和发展方向,那就是要做前沿的研究,要做有价值的研究,要做国家和人民有需要的研究。”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唐朝生说,要把个人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让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这是当前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应该践行的。

        作为科技政策研究人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任晓刚认为,“四个面向”的重要论断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基本内涵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瞄准世界科技创新前沿阵地、核心关键技术领域,而且还要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

    破解“卡脖子”难题,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国基础研究虽然取得显著进步,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是明显的。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

        “我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重视基础研究、这么强调原始创新。”王克剑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这将激励科技工作者在更多冷门领域,甚至“无人区”领域进行潜心钻研,有更多的科学发现、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勇对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深有体会。“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深刻证明,唯有坚持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强自主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不断破解‘卡脖子’难题,才能将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说,要建设一支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以实干奋斗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河北省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郭金杰表示,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课题攻关,用最先进、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推动我国轴承产业、轴承产品占据国际制高点。

        创新不能闭门造车,还需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共性问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的联合研发’,这对气候变化科研人员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将进一步与各国科学家一起,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探索解决海洋气候变化的新途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成里京说。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和紧迫的国内发展需求,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亟须加快激发和放大创新活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党组书记、北科智库专家方力指出。

    “没有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很难有站得住脚的科学成果”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创新的执行主体是人,人是推动创新的关键要素。我们要发挥人才在创新驱动中的核心作用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挖掘创新型人才、激励创新型人才、传承创新型大师。”方向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他在讲话中列举了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爱国科学家的典范,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

        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在当下得到继承和发扬。“新冠肺炎疫情到来之际,钟南山院士、张伯礼院士、陈薇院士等科学家充分发挥自己的科学智慧,攻坚克难,在疫情防控、临床救治、疫苗发展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真正做到了国家至上、人民至上,他们身上的科学家精神也值得所有人学习。”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副主任徐建国院士说。

        “没有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很难有站得住脚的科学成果。”方向表示,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本报记者 陈海波 袁于飞 张亚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