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2日 星期六

    北京今冬有信心“保卫蓝天”

    作者:本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2日 05版)

        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会上介绍,与2016年相比,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重污染天数减少了40%,北京市重污染天数由34天下降到了4天,“公众的蓝天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而这样的成果得益于生态环境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学院、气象局多部门集中优秀科研团队,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成因、重点行业和污染物排放管控技术、居民健康防护等难题开展集中攻坚。

    京津冀及周边重污染天数减少了40%

        “与2016年相比,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22%,重污染天数减少了40%,北京市PM2.5浓度由2016年的7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去年的42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由34天下降到了4天。”赵英民介绍,不仅如此,去年京津冀区域城市GDP达到了14.2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17.2%。一方面空气质量大幅改善,另一方面经济在继续快速发展。

        赵英民还介绍了目前所运用的科技手段,一是运用了新一代高时空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激光雷达垂直监测、大气组分观测、在线监测等新技术手段,构建了涵盖乡镇(街道)PM2.5和TSP高密度的监测网。二是创新建立了大气PM2.5综合源解析技术,支撑精准治理。三是创新污染源排放监管技术,建立了重型柴油车远程在线监控平台等。四是实现了精准预警。五是火电厂超低排放等一系列绿色制造和污染治理新技术的使用。

    工业和民用散煤、柴油车对PM2.5的贡献大

        “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容量的50%以上,是重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赵英民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高度聚集重化工产业,区域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的货运方式,导致了区域内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单位国土面积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另外,秋冬季由于取暖的原因,比平时额外增加大约30%的排放量。区域传输对PM2.5影响也很显著,各城市平均贡献率大约是20%~30%,重污染期间进一步增加到了35%~50%。

        “这几个原因相互叠加,造成了区域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发生。当然,我们治理更多的还是要针对人为排放,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这样的话,即便遇到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也不会再发生重污染天气。”赵英民说。

    如无极端气象今冬有信心“保卫蓝天”

        那么,在即将到来的秋冬季,污染防治形势如何?有哪些具体措施来“保卫蓝天”呢?“从以往来看,重点区域90%以上的重污染天都集中在秋冬季,是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因此秋冬季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赵英民说,“从目前的数据看,无论是重点区域还是全国,已经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三五’和蓝天保卫战下达的任务;优良天数比率我们正在努力,就目前的情况看,今冬如果不发生极端的气象条件,我们有信心圆满完成任务。”

        赵英民介绍,目前重点区域“散乱污”企业基本完成了整治,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正在有序推进,城市建成区内的燃煤锅炉目前已经基本淘汰,燃煤电厂也基本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累计完成了农村散煤治理1800多万户。公路转铁路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京津冀铁路货运量去年同比增长了26.2%。新能源车也得到了大力推动,2015至2019年,中国城市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从11.63万辆增长到了40.97万辆,公交车占比从20.7%增长到了59.1%,保有量已达全球第一。

        赵英民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开展臭氧复合污染控制科技攻关,支撑PM2.5和臭氧的协同治理,进一步提升大气污染治理的科学性、精准性,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北京9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