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0日 星期四

    高校布局调整宜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作者:陈志文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0日 15版)

        【光明论坛】

        据媒体报道,浙江省近日印发引进高水平大学省级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以财政支持地方政府、地方高校与国内外大学合作办学。按规定,对“请”来的大学最高财政支持可达5亿元一所。虽然浙江不是第一个争引名校的省份,但还是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客观地说,浙江做如此选择,背后有特殊的需求与背景。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浙江省GDP位居全国第四,但高等教育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格局。历经上个世纪末的大合并,浙江仅剩浙江大学这一所“超级大学”。虽然该校实力稳居全国前列,但无法遮掩浙江高等教育结构上的隐忧。

        2017年国家全面启动“双一流”建设后,相比同在长三角的江苏和上海,浙江在教育资源方面是有所差距的。拿江苏来说,有15所高校入围“双一流”名单,而且近年来,人民大学、西安交大、美国杜克大学也都赴苏州办学。经济强省浙江想继续上台阶,就必须补上高等教育这块短板,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

        其实在此之前,广东,尤其是深圳,也曾面临这一困境。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应该是人口流入量最多的省份,GDP也在全国遥遥领先,但广东的高等教育基础仍未能突破上世纪的布局和基础。这显然无法适应广东地方经济的发展,更遑论有力的支撑作用,自然也无法满足当地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最近10多年来,广东一方面拿出巨资扶持地方高校上台阶,一方面大力引进著名高校到广东办学。据统计,2018年广东省的教育投入高达4000多亿元,同比增长10%,位居全国首位。在引进办学中,深圳和珠海尤其扎眼。早在20年前,北大清华便在深圳创办研究生院。引进办学力度大,成绩也是显著的,不论是不断攀升的学校排名还是高企的招生分数,都是对新一批年轻学校办学质量及影响力的肯定。

        吸引名校到当地办学,已经成为不少省份和城市的发展战略选择。除了前述的浙江、广东、深圳外,这个名单里还有重庆、青岛。而一些著名大学为改变地域发展对学校发展的影响与限制,也纷纷选择在发达地区设立分校或研究院,以求在支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录取分数连续两年超过校本部,尽显背后区位优势的影响。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地域布局,尤其是优秀高校的布局,基本上并没有突破新中国刚成立时的格局。半个多世纪以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发展版图不断重塑,原有的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安排而作出的教育发展布局,显然已经很不适应当前多地的发展情形与需求,这也正是广东、浙江等地努力引进名校办学、试图改变固有布局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实,对于高等教育布局不适应社会发展情况这一问题,国家层面也一直有所行动,进行动态调整。由于要通盘考虑的因素太多,以行政手段调整,十分不易。笔者认为,在经济发达地区,宜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适当放开相关管制政策,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自身投入,尝试改变当前当地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进而推动全国高等教育布局趋于合理和科学。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必要警惕并防止一些过于冒进的做法。之前就有媒体报道称,国内某著名大学近年来先后与20多个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其实,对于任何一所大学包括著名大学来说,其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扩张。去年,教育部重申,对于高校扩张中出现的异地办学问题,由于异地校区在办学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经费保障、办学质量和水平、校园文化传承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历来不赞成高校举办异地校区,原则上不予审批。这一问题,也是高校在规划布局中不应忽视的。

        (作者:陈志文,系中国教育网总编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