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开始,我国师范大学开始了从传统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初次转型。初次转型师范大学实现了大学职能综合化和人才培养多元化,但也因此而落入了“去师范化”,教师教育被弱化,主要表征为:办学定位追求综合化、教师培养主业地位下降、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毕业生培养效果不理想。破解教师教育被弱化的困境,亟须振兴教师教育,而造就大国良师,是教师教育振兴的关键抓手。
振兴教师教育的逻辑要点
进入新时代,破解教师教育被弱化的困境,实现教师教育振兴目标需要关注几个逻辑要点:
首先,“综合化发展”是实现教师教育振兴的逻辑起点。在初次转型过程中,师范大学虽然存在教师教育被弱化的现实缺憾,但也实现了学校的综合化发展。综合化发展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为师范大学学生进行专业自主选择创设了条件;综合化发展实现了学科发展的高水平,为振兴教师教育提供了学术支撑;综合化发展实现了社会服务的全方位,为振兴教师教育扩展了汲取社会资源的渠道与途径。
其次,“实现两个转向”是师范大学振兴教师教育的基本路向。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振兴要实现两个转向,即从平向并列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关系转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一主多从的职能关系;从师范生、非师范生平向多元的人才培养结构转向以大国良师培养为优势特色的人才培养结构。
再次,“聚焦大国良师培养”是振兴教师教育的关键抓手。目前师范大学较为普遍的情况是,师范类专业在专业总量中大约占1/3;师范生数量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也是30%左右。从目前的状况看,大幅增设师范类专业缺乏空间,大幅裁撤非师范类专业也会导致既有资源的浪费;在对中小学幼儿园适龄入学人口与教师既有规模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适度增加师范类专业的招生计划是扩大教师培养份额的路径,但增幅不会太大。
总之,师范大学依靠规模扩张实现教师培养主业地位已既无可能,也无必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造就大国良师为焦点,促进教师培养高质量发展才是振兴教师教育的关键抓手。
全链条、多要素、强支持造就大国良师
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全面、系统改革是造就大国良师的路径。
首先,全链条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以过程论、协同论、终身教育理论等为指导,坚持“一体化设计、分环节把控、有效良性互动”为原则,全链条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师范大学应该利用学科、学位点上的既有优势,以高中教师为层次聚焦,以未来教育家为高位追求,全链条推进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改革。应该通过政策优化提高生源质量、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培养质量、健全评价考核顺畅淘汰机制,全链条把好“入口-过程-出口”师范教育质量三道关。应该全链条探索构建大国良师专业成长梯级攀升体系。全链条探索“G-U-S”(政府-大学-中小学校)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促进地方政府、师范大学和中小学校联合联动培养师范生、联合联动促进教师成长、联合联动打造高端智库、联合联动服务基础教育。
其次,多要素推进培养体系改革。从因素分析入手,全方位推进“发展理念—战略规划—培养目标—核心素养—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管理制度—考核评价”改革,构建形成大国良师培养闭环。师范大学要树立“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师范大学的建设根基、一流教师教育是一流本科教育的优势特色、培养大国良师是一流教师教育的关键抓手”的战略理念;要围绕战略理念,加强顶层设计与整体谋划;要依据战略规划,形成以造就“大国良师”为整体目标,以“教育家型教师”为高位追求的培养目标体系;要围绕培养目标,多维度构建“大国良师”“教育家型教师”的核心素养体系;要建立“核心素养+学科素养”的师范类专业人才素质规格体系,不断优化培养模式改革,带动专业质量整体提升;要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打造精品课程,增进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学科教师素质规格的匹配度;要建构“基础性—提升性—创新性”三层级实践教学体系;要不断探索制约培养质量各个环节的管理艺术,推行精细管理;要建立专业—教研室—学院—学校四级联动质量监控与考核评价体系,以考核评价促联动、聚合力、提质量。
再次,强支持推进教师教育提质升级。以“强支持”为理念,从职能关系调整、组织平台再造、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体系设计、资源条件保障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探讨造就大国良师的支持体系。要在多元化的大学职能中确定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师范大学职能观;在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中,确立以造就大国良师为优势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强全国师范大学联席会议和全国省部共建师范大学协作联盟等全国群体性组织建设和省域内教师教育协同创新联盟等平台建设,有效整合校内教师教育资源,为教师教育特色彰显和优势汇聚提供平台支持。通过强化学科教育博士生培养、促进教师教育队伍专业发展和打造实践型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等途径,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师资支持;从人才引培和使用、职称评审和聘用、绩效评价与分配、荣誉表彰与激励等各个环节入手进行机制改革,为大国良师培养提供制度支持。通过高水平、示范性师范大学建设,强化中央政府对教师教育的引领与带动;强化省级政府责任,推动实施地方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引导师范大学将经费、资源、条件首先向大国良师培养上汇聚。通过提供多维度保障,为大国良师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赵国祥,系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育学部教授;罗红艳,系河南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教育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