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远必达”——这是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二中建校67年来的家访传统。如今,衢州市“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成员,来自衢州二中、1994年出生的刘梦婷老师,以年轻人的热诚和教师的高度责任感,在刚结束的新生家访中,开启了一段独特的“走心”家访经历。
今年首次担任班主任的刘梦婷是湖北大冶人,2019年8月,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入职衢州二中。刘梦婷好学上进,在身边浓厚的学习氛围影响下,工作才一年,就获衢州市直教育系统微党课比赛一等奖、衢州市微党课比赛优秀奖。
8月11日晚,刚刚接到班主任任命,刘梦婷马上从湖北乘火车赶回衢州。8月14日,同组政治教师徐素荣老师传承衢州二中“老带新、帮扶后辈”的老传统,带领新班主任刘梦婷去家访了。在老教师的带领下,掌握了家访内容的新班主任刘梦婷渐渐有了底气。
回家后,刘梦婷在手机地图上标注了学生的家庭住址,安排好了家访路线,她打算用公交车和打车的方式完成她在柯城区和衢江区的家访。带上了水杯和为了家访新买的防晒衣、帽子、防晒霜、鞋套,刘梦婷先从城区开始家访。
第一天单独家访就出师不利。当晚,在学生家长指引下坐上公交车准备返回的刘梦婷,发现手机导航显示自己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远。导航软件显示,有学生的家就在附近。刘梦婷当即决定,下车继续家访。这段时间,刘梦婷每天晚上都到近10点才回家。
没有想到,家访的第三天,困难更大了。
按照计划,刘梦婷打算去衢江区的莲花、杜泽、大洲家访。她一早乘同事的车到莲花镇,家访的目的地是镇下面的一个自然村,原以为可以在镇上打上车,结果一直没有等到。最终学生的妈妈骑着电动车接到了沮丧的刘梦婷。
下一站是去杜泽镇文林村家访,学生的爷爷热情地提出骑电动车送她去下一个目的地。由于学生的爷爷不会普通话,沟通不方便,刘梦婷不好意思再麻烦老人顶着烈日陪她问路。她告别老人后,跟着导航独自步行继续家访。
刘梦婷几次问路失败,按照家长给的定位,她到了一处田地,四周只有重重山丘。
“嗨!没事!找不到的话大不了就当出来旅游一趟呗。”乐观的刘梦婷给自己打着气。好不容易找到学生家,家长又惊又喜:“老师,您辛苦了!我们家这么远,以前还从来没有老师来家访过!”
家访完成,刘梦婷错过了村里唯一的一趟公交车,她又搭乘学生亲戚运猪的顺路货车继续去云溪乡家访。在云溪乡,一位学生家长得知刘老师万般不易的家访经历后,非常感动,提出自己当天有空,执意送老师去家访。
当天,这位家长开车陪刘老师跑了100多公里。分别时,他竖起了大拇指:“衢州二中的老师特别了不起!太尽责了!”
家访时,刘梦婷带了本子,详细了解学生的情况,兴趣爱好、性格、感兴趣的学科、薄弱学科、最大的优点、家庭教育谁主责等。
每天家访后,刘梦婷都会连夜把家访到的学生情况记录到电脑里,为开学后教育引导学生提供参考。而每到一户家庭,她都会发挥自己的政治学专长,不厌其烦地介绍学校政治课的品牌专栏《天下述评》,并要求学生每天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提醒学生开学后,将会轮流主持《天下述评》并点评新闻,让学生们提前准备整理“时事简报”,提升时政素养。
“这次家访,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感情,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焦虑,作为年轻教师,从我踏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准备好了要为教育事业奉献,我将和学生们一同成长!”刘梦婷说。在家访过程中没有太多惊心动魄的故事,有的是一个个早出晚归的背影,有的是一颗颗火热赤诚的师者之心。短短7天时间,刘梦婷累积奔走720公里。
衢州二中潘志强校长说:“家访是学校、孩子和家庭互相了解的重要渠道,学校在老一辈教师身体力行下形成了‘生远必达’的家访传承。我们鼓励学校年轻教师走进学生家庭,通过家访真正了解每个孩子。我们也鼓励80后90后教师将家访作为丰富人生阅历、宣传党的理论的方式。”
(本报通讯员 范少杰 张桂芬 本报记者 严红枫 陆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