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京举行,全国政协领导同志、地方政协主席、全国政协机关和专委会负责同志等齐聚一堂进行学习与交流。
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召开近一年之际,大家把好经验、好做法带到会上,增进交流互鉴,共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取得新的发展而努力。
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2019年9月,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
近一年来,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协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
继续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
北京市政协构建了全覆盖的组织体系,成立市政协机关党组,承担机关党建主体责任;成立各专委会分党组,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成立22个履职临时党支部,党员委员全部编入各履职临时党支部。同时构建了全覆盖的联络机制,明确党组成员联系党外副主席、党外副秘书长和联系专委会、界别、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分工,各专委会分党组、履职临时党支部分层联系党外委员,实现联系工作常态化。
河南省政协以解决市县政协“两个薄弱”问题为突破口,制定刚性举措,明确了加强党对政协工作全面领导的十二项制度措施,提出将市县党委抓政协党建工作情况列入年度综合考核、纳入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
中共党员委员是政协委员队伍的中坚力量。天津市政协以建立市政协党组成员与区政协党组成员谈心谈话制度为抓手,切实加强对区政协党建工作指导。
“通过谈心谈话,我们讲清了新时代政协党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说细了区政协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党组成员‘一岗双责’。”天津市政协主席盛茂林在发言中说。
扎实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
“专门协商机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作出的新的综合性定位。近一年来,各地方政协在进一步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上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探索,产生了不少生动实践。
浙江省政协精心培育打造“请你来协商”“委员会客厅”两大特色履职平台,做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和广泛凝聚共识两篇大文章。浙江省政协主席葛慧君介绍,“请你来协商”采取党政点题、委员荐题、社会征题等方式,选择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开展协商;“委员会客厅”是基于当前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社会阶层人士不断涌现的实际而搭建的履职平台。
吉林省政协在全省各级政协打造融政协元素和区域特色于一体的“吉思广益”协商品牌,以案例方式推动市县政协做好协商搭台工作。山东省济南市政协创建“商量”平台,共开展了26个专题“商量”,800余名四级政协委员、近千名基层群众参与,实现全城“商量”、全程“商量”。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会上强调,把加强工作制度建设作为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
“我们牵住制度建设‘牛鼻子’,明确2020年为‘制度建设年’,坚持立、改、废并举,全面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着力彰显人民政协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上海市政协主席董云虎介绍,他们围绕协商议政这一“专责主业”,及时修订专委会工作条例,制定加强界别工作的办法,以及加强市区政协联系指导的制度性文件,修订推出关于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相关规定,制度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
把广泛凝聚共识融入工作全过程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中心环节。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人民政协进一步把广泛凝聚共识融入履职工作的全过程。
在疫情“大考”中,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决胜之地。在凝聚起决战决胜的必胜信心和智慧力量上,湖北省政协作用凸显。湖北省政协主席徐立全说,在1月23日武汉“封城”之时,省政协第一时间发出公开信,动员全省政协委员亮明身份、扛起责任,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全省2万多名委员、3000多名政协机关干部积极响应、冲锋一线,在社区防控、医疗救治、物资保障、凝聚共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取得“决定性成果”的重启恢复阶段,全省各级政协开展“我为疫后重振献一计”活动,用好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汇集疫后重振的政协智慧。
把凝聚共识寓于各项履职活动之中,是一项技术活儿,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
广东省毗邻港澳,具有侨务资源丰富等优势,广东省政协主席王荣说,省政协利用港澳各级政协委员联谊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平台,通过帮助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开展多层面交流交往,增强港澳台青年的国家认同。
在少数民族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打造“新疆政协·雨露讲坛”学习平台,统筹全区政协系统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还打造“新疆政协·亮剑天山”平台,组织委员深入界别群众广泛宣讲,并健全与海外疆籍侨胞交流联谊机制,在全社会汇聚起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力量。
“工作中,我们发现,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村镇,大量的民生民事需要协商解决。‘院坝协商’应势而生。”四川省绵竹市政协主席侯光辉说,四川农村把院落房前屋后的平地称作“院坝”,绵竹市创新开展起群众身边的、富有“泥土味”的小微协商——“院坝协商”。
通过这样接地气的形式,不少民生议题在协商中推进。如玉马社区通过“院坝协商”,整合央企移交地方资产,建成面积达510平方米的小区养老服务中心,解决了3000余名群众期盼已久的民生问题。协商来到群众身边,矛盾化解了,民心凝聚了。
(本报记者 李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