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4日 星期一

    团结、引领、服务新文艺群体 不断壮大有生力量

    作者:郑晓幸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4日 07版)

        【专家学思】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文艺群体正逐渐成为推动中国文化繁荣兴盛的有生力量。新文艺群体中已涌现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在全社会影响之广,受人民群众喜爱之深,令人欣喜。

        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重视并关爱这一群体。2014年,总书记就明确提出,“我们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与传统文艺组织、群体不同,具有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行运用和自我治理的特点。他们以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艺术需求为着力点,探索灵活适用的发展机制,主动融入市场,直接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百姓。新文艺群体的“新”,体现在文艺类型新、从业身份新、创作机制新、艺术思维新、活动平台新、组织架构新、服务方式新、受众层面新,其创作的生活化、服务的温度感、活动的精准性日益彰显。

        在新的时期,新文艺群体为我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量。以四川为例,当前全省文化产业中,有近90%的市场主体来自新文艺群体、中小文化企业。新文艺群体正在成为“诗和远方”有机融合的市场主体,在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方面贡献卓著,向世界展现着中国独特的艺术魅力、文明传承。

        当下,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十分活跃,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面临的新困难也较为突出,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团结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全新的方法、全新的思路,团结、引领、服务新文艺群体。他们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社会力量,是激活全社会文化创造热情的重点人群。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我国新文艺群体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为此,我们要切实加强顶层设计,把推动新文艺群体健康发展纳入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架构中,纳入正在制定的“十四五”文化发展和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中。应努力营造关爱新文艺群体的社会氛围,在政治地位、宣传舆论、荣誉评奖、政策扶持方面,给予其同等待遇;对新文艺群体的优秀代表,应加大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切实加大对新文艺群体的政治引领,加大培训力度,全面启动新文艺群体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畅通政府购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支持新文艺组织建立行业联盟,提升新文艺群体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财政、税收、金融、产业政策应引导和鼓励新文艺群体发展新文创产业,拓展文化经济新形态、培育文化经济新动能。应着力提升新文艺群体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品牌效应,帮助其打造有影响、有市场的文化IP,使新文艺群体真正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化繁荣兴盛的有生力量。

        (作者:郑晓幸,系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王美莹、陈建强、刘茜、李晓东、吴春燕、陆健、王斯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