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4日 星期一

    加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

    作者:王玲玲 袁赛瑜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4日 16版)

        水安全是我国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水利建设是国家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防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十四五”时期,应加快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等水问题的系统治理,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现代化水平。

        完善蓄滞洪区建设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蓄滞洪区主要是指河堤外临时贮存洪水的低洼地区及湖泊,是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入汛以来,蓄滞洪区发挥了重要作用:淮河流域先后启用了蒙洼、邱家湖等8处蓄滞洪区;长江流域安徽段启用了东大圩、荒草二圩等3处蓄滞洪区,大幅度降低了干流水位。“十四五”时期,蓄滞洪区单一的防洪功能已难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加强变化环境下蓄滞洪区的调整与规划。根据已有和规划中的防洪体系,调整流域内蓄滞洪区布局;优化蓄滞洪区的调度运用方案,完善区内配套的水利设施,做到洪水出路通畅、调度运用灵活。蓄滞洪区作为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水利工程,需结合“常态低水位、非常态高水位”的水位变化特点进行因地制宜的布置。二是重视蓄滞洪区的内生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改善问题。合理调整合并蓄滞洪区,提高蓄滞洪区启用标准,为区内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建立区域和谐发展的管理新机制,调整蓄滞洪区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蓄滞洪区土地资源和雨洪资源等,发展水生养殖和农业经济等优势产业。切实提高蓄滞洪区居民生活质量,全力推进蓄滞洪区居民搬迁、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工作。三是加强蓄滞洪区洪水风险的社会化管理。对于蓄滞洪区启用后导致的无法避免的损失,应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预案,完善洪水保险制度,加强蓄滞洪区洪涝灾害临时救助制度,最大限度减少民众损失。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防洪工程体系。流域性洪水灾害是一种影响广、区域大且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必须进行流域性系统防治。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不懈努力,各大流域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洪涝灾害情势愈发复杂,防灾减灾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十四五”时期,应重新审视变化环境下的防洪工程体系,科学评估防洪能力的协调性和制约因素,优化已有防洪工程体系。首先,流域性洪涝灾害的治理离不开骨干性防洪排涝工程,但与干流上的重要工程建设相比,很多支流的防洪体系并不完善,应重视干支流治理不平衡问题,加强支流水利工程建设,保障支流沿线地区防洪安全。其次,近年来“城市看海”现象愈发频繁,应在进一步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提升河湖连通性,加强排水系统建设,将城市洪涝治理纳入流域水治理整体框架中。最后,加强非工程措施规划。强化洪涝灾害预报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提高监测预报水平;进一步加强大数据手段等高新技术在暴雨洪水监测预报、防洪调度决策等方面的应用。

        加强洪水资源化利用,加快水问题综合治理。在防洪除涝和水资源保障的基础上,需通盘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例如,淮河生态经济带等覆盖多个省市,“十四五”时期应以整体性思维和系统性工程开展水问题治理。首先,进一步开展协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比如,摸清全流域生态环境底数,全面摸查、梳理和掌握流域环境风险和生态隐患,加快建立流域绿色发展相关指标体系及基础数据库等。其次,进一步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十四五”时期,须统筹考虑水环境承载能力、污水资源化利用、监管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以系统治理为原则,以维护和恢复河湖健康为目标,以生态流量、水位保障为重点,制定并完善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对策。最后,流域情况复杂,水问题交织,需要提出新的流域综合管理模式,打破行政区域、部门和行业界限,统筹考虑上游与下游、干流与支流、城市与乡村等关系,考虑流域内各相关利益者的整体需要,寻求从传统的分专业、分行业、分区域、分时期管理向智慧流域管理模式的战略转变,推动流域系统的整体发展。

        (作者:王玲玲 袁赛瑜,均系河海大学淮河研究中心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