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2日 星期三

    铅球冰冷,梦想始终火热

    作者: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2日 07版)

        2017年,伦敦。19米94!当最后一投的成绩公布时,成功终于来了。我兴奋地手捧国旗,展开、握紧,披在身后,全场的聚光灯将五星红旗照得愈发鲜红,这是冠军时刻,是属于中国人的时刻。

        3年前,伦敦田径世锦赛上国歌奏响、国旗飘扬的场景犹在眼前。对于28岁的我来说,冠军似乎来得稍晚一些。但是,这又何尝不像树木成材一样,只有经过风吹雨打、蓄积养分才能茁壮勃发。

        运动员的成长生涯,总是与伤痛结伴而行。2011年隆冬,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关键时期,我做了脚踝骨刺手术。术后恢复的过程中,伤口周围肌肉破损,我每动一步都有一种钻心的酸痛,只能忍着痛楚,咬牙训练。从一开始空手做些模仿动作,到后来能断续投掷5、6个铅球;从一开始难以忍受的痛,到后来痛感慢慢减弱直至可以承受。那一届奥运会,我获得了亚军。

        最考验人的,不是奋力拼搏登上高峰,而是当你跌入谷底,是否仍能坚持梦想。2016年,里约奥运会。无论是体力、精力还是技巧,我都处于几年中最好的状态,“冲金”成了我的奥运目标。没想到,我却只拿下了第四名。我一度抑郁,躲在屋里不见人。那段时间,家人、教练给我了莫大的鼓励,激发了运动员特有的“不服输、不放弃”精神。我强迫自己恢复训练,心中的梦想仍不停闪现。所以,才有了2017年夺冠的一幕。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回信,“使命在肩、奋斗有我”八个字牢牢印在了我心里。什么是我的使命?我想,和我手中的铅球分不开。

        这些年,常有人问我,铅球运动这么冷门,你怎么坚持下来的?我就调侃道,它确实很冷,就像冬天时铅球粘到脖子时的那种冰冷。但我就是离不开它,因为喜欢,因为梦想,因为在每天200多次、18年超百万次的投球中,每进步一点,离梦想就更近一点。

        我的梦想?哦,先拿一枚奥运冠军的金牌!

        (讲述人:中国田径运动员、北京体育大学2018级研究生冠军班学生、世锦赛女子铅球冠军 巩立姣)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王美莹、陈之殷、张士英、王斯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