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1日 星期二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能搞形式主义

    作者:熊丙奇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1日 02版)

        【光明时评】

        眼下正是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集中开设期。有基层教师通过媒体反映,虽然现在继续教育培训通过网上视频课的形式进行,但“内容极其乏味”,与中小学教师实际工作相关度不高,“根本无法吸引教师”,因为要计入个人年度工作考核,教师们又不得不“学习”。为了“不浪费时间”,只好在手机上打开“无人听模式”刷课,有的教师则干脆花钱请人刷课。

        上述教师在线培训情况,在基层早已存在多年,并无多大“新意”。遗憾的是,尽管教师们多次反映,这种培训模式仍被坚持沿用。一些教育部门将其作为重要的基层教师培训工作,并将教师上网课时间作为考核教师学习态度、专业能力的依据。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除浪费资源与精力制造培训政绩外,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

        教师开着培训视频自己做家务、浏览其他页面或者干脆请人刷课,这是以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一方面,不少教师认为很多网络培训课程根本没有提升专业能力的作用,是上级部门想要教师学的“高大上”内容,而非教师自己想学的内容,培训内容很不接地气,因此,不愿意花时间看视频。另一方面,虽然教师不愿意学,但是由于有参加培训的学时要求,教师们也不得不学,应对的办法就是刷课。

        对此,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并没有真正反思培训内容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切中教师需求,而是片面地认为,问题出在教师缺乏接受培训、拓宽视野、提升能力的自觉性上,因此把功夫下在“打卡”、考核上。然而,由于一些地方教育部门也不敢直面严肃考核可能出现大面积不及格的“尴尬局面”,于是要么考题特别简单,要么实行开卷考试。

        要促进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确实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但是,培训不能变为走过场。当下,各地的教师培训搞得轰轰烈烈,营造出重视教师培训的氛围。但是,脱离一线教师实际需求的培训,很容易陷入形式主义困境,成为教师新的负担,甚至走到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反面。

        除在线视频培训外,各地还会组织教师进行线下培训,包括跨省外出培训。本来,跨省学习、考察对开阔教师视野是很有益处的,然而,有不少为期一周的跨省培训,大部分时间都安排在培训课堂上进行,最多只有半天或者一天时间考察学校,以致有老师们提出“这和在本地培训有何差别”的疑问。

        一些来自不发达地区的教师,第一次到大城市,去的时候很兴奋,告诉学生们终于可以去看一些地标性建筑和文化馆所。然而到达目的地之后,组织培训者明确要求必须全部上课,而不安排考察环节。这貌似使培训变得很纯粹,然而这样的培训非但对教师没有吸引力,而且也没有什么效果。对于乡村教师来说,去看看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名胜古迹,可能比在课堂上接受各种干巴巴的培训对他们丰富课堂教学更有帮助。

        对教师的培训,必须基于实效进行设计和管理。首先,要进行充分调研,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而不是用一些时髦的概念来包装课程,教师培训也属于教育事务,因此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应该由教师委员会进行设计。其次,培训管理要避免“一刀切”,实行一校一策,把培训经费用到刀刃上。而至于什么是“刀刃”,需要视教师的不同情况而定。追求培训的课堂教学形式,把活动教学、参观考察认定为拿着培训经费进行游玩,这是对培训的狭隘认知。在丰富教师培训形式、提升对培训的管理能力上,相关部门还有不小的改进空间。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