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在病床上昏迷了75天的王友农走了,生命定格在51岁。
他累了,从没有这么安静地躺着,躺这么久。窗外,清晨的阳光穿过绿叶,远远的,有鸟儿鸣唱,有浪花翻腾。
他发出的朋友圈还停留在4月23日。晚上8点52分,王友农转发了一篇《我在量子漂泊了60多天,终于回归上海啦》,他写道:“山河无恙,欢迎回家。”
如果不是3天后的晚上,他因突发脑溢血又一次重重地摔倒,人们不知道,为了海洋量子号邮轮回归的这一刻,那些战疫的日日夜夜,王友农究竟付出了多少;谁也想象不出,这八个字,在王友农的生命中,到底有多重。
“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这里是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母港,任何闪失都会对整个邮轮业产生巨大的打击。”他是用生命去坚守的抗疫英雄,在他的带领下,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实现“零输入、零输出、零感染”,创造了国际邮轮行业防疫的奇迹,极大提振了全球邮轮行业复苏的底气和信心。
他是用激情来创造的改革先锋,是对党无限忠诚、对事业满腔热情的基层党员干部。十年间,上海宝山抓住国际邮轮产业东移的先机,启动建设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壮大邮轮经济,王友农的人生由此“向海而生”。他直接推动了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跨越式发展,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打响邮轮领域上海品牌,拼尽全力、奉献所有。
他常说:“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上海干部的特质——干事创业充满激情、面对困难富于创造、迎接挑战勇于担当。
抗疫,他为祖国打赢每一场仗
时间回拨到4月23日。凌晨4点40分,皇家加勒比“海洋量子号”邮轮获准非经营性停靠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全船353名超期服役的中国船员平安回到久别的祖国。这是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后,第一艘回归中国母港的国际邮轮。
踏上甲板的那一刻,每个人的手机都收到了一条来自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温馨提示”:亲爱的“量子号”船员,欢迎您回到祖国。离船后,我们专业的工作人员将会对你的行李进行消杀……令有的船员热泪盈眶。这条短信是王友农特意嘱咐公司准备的,这是祖国迎接他们的第一句问候。
顺利送走最后一批船员,工作人员长舒一口气:“领导,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吧?”王友农说:“我还是担心的,等14天以后这些船员隔离期满都安全了,我的心才放得下来。”
疫情暴发以来,100多个日日夜夜,他心里的弦一直绷着。1月14日,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就已启动防疫机制,对武汉籍游客采取错峰登船的措施以降低感染可能。人员高度密集、空间相对封闭、通联国内国际……王友农深知邮轮港防控的重要性,因此必须严防死守,落实落细每一个环节。
1月20日至29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共靠泊10艘国际大型邮轮,接待出入境游客4.27万人次、船员2.18万人次。作为亚洲最繁忙的邮轮母港,没有发现任何与港口有关的感染病例,打赢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仗!
1月29日,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暂时封港。封港后,王友农一点没停下来。针对国外邮轮在疫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他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撰写建议。他习惯于主动跨前一步,想深一步。
2月21日,国务院发布《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王友农率领团队投入了新一轮的课题研究,并配合相关部门制定《国际邮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出入境邮轮卫生检疫作业指引》等,形成邮轮行业防疫的“中国标准”,为疫情后快速提振邮轮市场做好准备。
“疫情对中国乃至全球邮轮旅游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会对邮轮旅游的公共卫生安全管理产生历史性变革,但不会改变中国以及全球邮轮旅游市场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王友农说。对此,他已经有了很多计划,他将2020年的邮轮业概括成三个阶段:转危为安、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4月14日傍晚,王友农刚做了量子号邮轮回靠方案的汇报,准备回公司进一步细化方案,却在楼梯上重重地栽了下来。急救车把他送到医院,诊断为腿部四头肌群损伤撕裂,必须在家静养。可第二天一早,员工们发现,董事长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根拐杖,一瘸一拐地来上班了,随身还带着一大包衣物。他干脆住进了值班室。
他放心不下。自3月下旬起,多家外国邮轮公司联名致函,请求为邮轮上合同到期的中国籍船员下船提供帮助。在上海市政府和宝山区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作为亚太第一大邮轮母港率先接收国际邮轮的非经营性停靠。
事关重大,不容闪失。他为此没日没夜地忙碌:不断修改和完善方案、现场踩点确定作业流程、召开各种协调会议……4月22日,量子号邮轮回靠的前一天,参加一个直播论坛时,王友农从椅子上摔了下来,这是他一周内第二次摔倒。逼近极限的身体,向他发出了信号。
与王友农一起日夜奋战的宝山海关关长周国梁还记得,4月26日,在完成一大摊收尾工作后,两人约定,第二天见面交流量子号回靠的经验并为之后回靠的邮轮做准备。可这天晚上,王友农却倒下了。
“眼睛快睁一睁,别人都在上班,你别偷懒。”
“别睡了,你最爱的船快来了,不去看看么。”
七旬老母亲轻抚着儿子的手,一遍遍念叨。王友农静静地躺着。他倾注全部心血的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防疫经验得到业界赞誉。作为全球最大的邮轮新兴市场和全球第二大邮轮客源国,中国成功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为全世界抗击疫情树立了标杆,也让全球邮轮界看到了重振的希望。各船公司明确表示:相关邮轮准备返回上海母港,希望在上海率先复航!
创业,他有无限的热情和创造力
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候船大厅,因其独特的造型被誉为“东方之睛”。它不仅见证了邮轮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更见证了20余项充满创新基因的探索在此落地生根。
2011年,王友农担任宝山区滨江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参与全国首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的申请创建工作,为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初期发展打下基础。2015年,他调任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基于长期的思考,王友农提出: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头五年尚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第二个五年,要加快建设“快乐港口、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共赢港口、示范港口”,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一流邮轮母港。
2019年,由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试点的邮轮船票制度在全国邮轮港口推广应用。一张船票,承载着王友农打造智慧港口、示范港口的决心。2017年年底之前,全国所有邮轮港都没有船票,游客通过旅行社办好手续、缴完费,只能在出行当天到码头与导游会合。没有船票,带来的是监管、经营、安全等诸多问题。王友农敏锐意识到建立邮轮船票制度的重要性,在宝山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投入邮轮船票试点申请工作。很快,邮轮码头的公共安全秩序有了极大提升,乘客、旅行社、船公司三方的法律关系得以明晰,旅客通关速度从原来的30秒缩短到3秒左右。
“使用岸电可使船舶每次靠港减少高达95%的污染物排放量”——2015年,一次专家研讨会上听到的发言,让王友农兴奋不已:如果岸电项目落地,将使港口节能减排、实现“绿色航运”成为可能。当时,世界上没有这么大的变频变压岸基供电系统经验可以借鉴。王友农用一年时间调研学习,制定建设方案,协调各部门落地。2016年7月13日,世界最大邮轮变频岸电系统在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试运行成功。这一岸电系统一年可替代电量366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3.6万吨,为其他邮轮港成功建设岸基供电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
遇到难题,王友农总是说:“有什么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他牵头创立首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和首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创设国内首批邮轮港进境免税店;他参与制定交通运输部等国家十部委出台的《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为推动中国邮轮经济政策的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大力促进邮轮业界合作,使宝山成为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和上海国际邮轮旅游服务中心,成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研究平台和服务平台。
“总是有很多奇思妙想”,是公司员工对这位掌门人的印象——看到船员通道口的三级台阶让一些拿着行李的船员上下不太方便,他立即通知工程部改建斜坡;注意到邮轮港的行李笼功能简单,他和操作人员交流,找人设计出三层式的行李笼,成为全国邮轮港首创;码头装卸工作量大,他牵头公司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共同研制“邮轮岸边装卸作业车”,投入使用后行李装卸效率提高了67%,还解决了尾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着眼大局,谋划长远,宏观着眼,细微入手,他有一套极富个人风格的工作方法,他把自己的创造力和激情全部倾注到邮轮事业的发展中。2018年9月,上海吴淞口邮轮港作为全国首个邮轮港口服务标准化试点成功验收,成为中国邮轮产业的行业标杆。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自开港以来,3年登顶亚洲第一、5年问鼎全球前四,游客接待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开创国际邮轮经济的“中国时代”,创造了世界邮轮经济发展史的“上海传奇”。
做事,他总是想着别人忘了自己
“直到现在还是不能相信,友农已经离开了我们。”“这么好、这么难得的一个人,怎么就突然走了。”和王友农有过交集的人,都忘不了他的笑声:哈哈一笑,举重若轻。
同事眼中的他,没有豪言壮语,挑起担子就走,遇到烦难从不抱怨。“既风趣,却又无趣。”宝山区发改委副主任沈邵军这样评价王友农,“他说话很幽默,可就连吃顿饭,十分钟以后就会情不自禁开始谈工作。大家外出休闲,他忍不住要说工作计划。”
“他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此前就连区里的荣誉都很少获得!为什么?他自己不要!”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党委副书记徐红哽咽着说,“遇到事情,他总是帮我们一起做;遇到荣誉,他都是让给我们。他说,‘你们获得荣誉,就是对我们团队的莫大肯定,这就足够了!’”
在员工眼中,他就是一棵大树,为大家遮风挡雨,在困难的时候悄悄托把手。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党群工作部的风控主管李阳清楚地记得,进公司报到时,王友农对她和一起来的几位管培生说:“你们还年轻,不要以为进了国企就万事大吉,不要放弃学习,没事多考考证书,实在不知道考什么,就学英语吧。”一番话“刺痛”了李阳,“他让我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对我来说,他是指路人,是一座灯塔。”
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和家人相处的时光不可避免地会被压缩。女儿王伯源说自己对父亲的记忆是“碎片化”的,因为“他不是经常在家的人”。能回忆起来的为数不多的父女独处时光,大多在车里度过。“上中学那阵,我每天早上六点半出门,爸爸送我去学校,然后直接去单位上班,就是在路上,我才有机会跟他聊一些自己的近况,但他经常会走神,要喊一声,或者拍一下,我知道他脑子里其实在想工作上的事。”尽管如此,王伯源理解父亲,“我从来不觉得父亲对我关心太少,反而他是我最崇拜的人,他的性格就是这样,一旦要去做一件事,就会全身心地投入。”
“一个人怎么能如此全身心投入在工作上?但是,这就是他啊。”这么些年,妻子李国苹懂得丈夫。她提到了一件不为人知的旧事。1988年高考那一天,王友农正在考场外准备参加数学考试,这是他最擅长的学科。谁料有个同学突然发现准考证忘带了,王友农二话没说骑上自行车就飞奔去帮同学拿准考证,结果那场考试他迟到了。因为来不及答完题,放弃了整整60分,和自己心仪的复旦大学失之交臂。“他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总想着别人,忘了自己。”如今,一家人依然住在一栋没有电梯的老式公房里,腿脚受伤时爬楼不方便,李国苹说,房价低的时候,也曾想过要换房子,不一定是电梯房,底层也可以,“但他实在没有时间去看房”,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丈夫常年晚归,在家里为他留一盏灯,是李国苹多年来养成的习惯。现在,这盏灯依然每晚亮着,李国苹说,“就希望有一天能等到他回家”。
在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零点广场四楼,董事长办公室里,一切还保持着王友农生前的模样。玻璃橱柜里,一方黄色的洗脸毛巾安静地躺着,一把牙刷和一支牙膏歪斜放着。
凭窗远眺,江水奔腾,流向大海。王友农给自己选的微信头像,也是一片海。浪花追逐着浪花,海的那一边,是一座绿意葱茏的山。
(本报记者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