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9日 星期三

    电视文艺见证着脱贫攻坚的火热当下

    作者:王家琦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9日 15版)

        【见仁见智】    

        立足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节点上,“扶贫”“助农”等词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为电视传播提出了新的命题方向。在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年,电视能做什么?影像和镜头不仅要成为时代的见证者,更要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脚踏实地的参与者。

        电视节目,不仅有娱乐大众的属性,更要引领社会风尚。以往许多电视节目更偏向于以猎奇的眼光审视贫穷与闭塞,镜头难以深入到远方山村的泥土当中记录生活的本质。而今,主流电视媒体关切现实的扶贫节目层出不穷,成为风向标,有《极限挑战》等国民级综艺借助自身社会影响力聚焦扶贫,也有精品电视剧整合各类丰富的“决战决胜”影视资源,远方的田野不再被观众抛诸脑后,凋敝、毫无生气的刻板印象正在逐步被打破,山村到都市的距离正在被拉近。电视节目在贫困中抓取到走出贫困的智慧和勇气,在闭塞中打破闭塞与外界相连,让更多观众从关注到参与、留下扶贫的力量与记忆。

        摆脱贫困,是长期伴随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扶贫类节目要让观众看到的不只是贫困的过往,要博得的也不是观众的同情与惋惜,而是要让观众愿意主动了解乡村现状并主动参与,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生活向前,被贫困问题萦绕多年的人们从未放弃奋斗与思考;与时俱进的扶贫类节目,也要有鲜活表达。例如,今年《极限挑战》打造的衍生节目《极限挑战宝藏行——三区三州公益季》走进“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地。镜头要挖掘的“宝藏”便是这片土地上生活奋斗的人,他们身上闪耀着认真生活、努力创造的光芒,当观众看到这里的民俗风情、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便是见证了国家在精准扶贫、协同治理方面取得的卓然成效。再如,电视专题片《决战脱贫在今朝》,派出多路记者奔赴近20个省区40多个贫困村,其中也尤其突出聚焦“三区三州”,记录脱贫攻坚关键年的真实“决战决胜”;公益纪实节目《我们在行动》同样深入到沧桑与贫瘠的泥泞之中,找寻这些区域发展中的信念和乐观。能够看到,电视节目除了追逐热点与笑声之外,也找到了与扶贫主题相契合的表达方式,从贫困中走出的人们拥有更多的画面,虽然他们生活在大地的褶皱里,但他们坚定地破茧而出,在时代的洪流中改变着生活的走向。电视节目见证着当下,也为将来留下了鲜活的时代印记。

        电视传播在扶贫过程中发挥了记录时代和引领风尚的重要社会作用。除了要有多元的细腻笔触,更要有感召的共情力量,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更多观众得以见证脱贫攻坚的重要成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决不掉队》《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等节目,以明星的亲身参与体验使更多观众关注贫困问题,让专家、媒体、企业发挥专业优势,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的困惑,以最优组合做到扶志、扶智;而《极限挑战》则在电视综艺的影响力之上强化社会责任担当,在真实记录“三区三州”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的基础上,打通全媒体传播渠道,对旅游扶贫相关信息进行及时且广泛的推广,从“活跃度”“传播力”“互动力”三个维度发挥电视节目的作用,切实带动“宝藏”大环线相关线路的旅游发展。除了综艺节目,荧幕上一批优秀的脱贫题材剧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最美的乡村》《遍地书香》《花繁叶茂》等,立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以小切口、高立意的叙事深入人心,通过“有意义”也“有意思”的扶贫题材电视剧,观众看到了建设美丽乡村取得的重要成就。

        电视传播践行社会使命,新时代的叙事正在荧屏上徐徐铺开,让扶贫行动落地、让社会正能量发扬。近来,主持人、明星嘉宾等也投身电视融媒体参与助农扶贫直播引领新风潮,电视“带货”以实际行动投身脱贫攻坚战。电视,正在努力将节目的“天线”接入观众日常的“地气”之中,每一帧镜头是展示、是呈现,更是对全社会携手奔向共同富裕的殷切召唤。

        就目前而言,各类扶贫电视作品遍地生花,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奏响着脱贫攻坚的时代旋律。以《花繁叶茂》等为代表的精品电视剧将乡村的生动故事和美丽景色娓娓道来,以《极限挑战》等为代表的热门节目用扶贫沉淀着综艺应有的深度和内涵,加之新媒体平台的助力融合之势,电视传播在决胜决战时刻不辱使命——既是本土化特色的有益探索,也是肩负社会责任的有力实践。

        (作者:王家琦,系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二级文学编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