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8日 星期二

    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 经济方能“气血充盈”

    作者:韩保江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8日 02版)

        【光明论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不仅是在疫情冲击下做好经济工作、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方法,而且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助推中国经济“育新机、开新局”并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

        无论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肆虐蔓延而导致的外需萎缩,还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外部严峻挑战,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充分用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苦练“发展内功”,都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但关键要看这个“发展内功”的功夫高低。而决定这个功夫高低的关键则是能否真正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而做到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大循环,国际大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的畅通互动。

        正像气血通畅决定人的健康和寿命一样,经济循环通常决定着经济的健康和发展能力。因此,我们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自觉立足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充分发挥好14亿人口的美好生活需要所汇集成的超大国内市场规模优势,打通中国经济存在的“供需梗阻”,从而确保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循环畅通,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鉴于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及恩格尔系数低于30%,尤其是超过4亿人口的中等收入人群的形成并不断壮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不断丰富。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出更高要求,而且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汇集而成的超强国内需求和超大国内市场相比,中国经济存在的结构性“供需梗阻”,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循环畅通,进而损害中国经济效率,衰竭经济发展动力。

        要消除这些结构性“供需梗阻”,增强经济发展动力,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维持必要的需求张力,进而确保“六稳”和“六保”等基础目标的实现。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定政策,通过去除没有需求的无效供给,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打通供求渠道,努力实现供求关系的动态均衡。唯有如此,中国经济才能“气血充盈”,激发活力、行稳致远。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到底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讲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而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中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讲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就是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要求,不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高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

        讲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改善营商环境,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同时要有力保护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各类财产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励创新,进而不断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

        我们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是要搞自我封闭的“全能型”经济体系,而是要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求链,推动构建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大循环,国际大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讲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大循环,是因为中国作为发展最快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具需求潜力世界市场,本身就是驱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方面,国内大循环畅通带来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必然导致进口增加并帮助世界其他国家释放过剩产能,从而带动其实现经济循环畅通,促进整个世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中国通过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动沿线国家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进而促进沿线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尤其要在开发好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对接畅通国际市场,不仅要继续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保障国际货运畅通,而且要保持与主要贸易国的沟通交流,协商解决供应链顺畅运行面临的难题,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作者:韩保江,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