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3日 星期一

    在奉献社会中找到青春方向

    讲述人:华中农业大学2015届毕业生,现为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柑桔研究所科研人员 胡益波

    作者: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3日 07版)

        “希望你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3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

        我出生在革命老区湖北省麻城市,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伢。两岁时,一场变故让父母相继离开,我便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自小穿百家衣、吃百家饭的经历,在我心里埋下感恩的种子,也激励我发奋学习。

        2007年,我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入校时的一次报告会上,我校校友、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的支教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乌蒙山区里那一双双纯净又渴望知识的眼睛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我希望能像本禹大哥一样,帮助那些像我一样的农村孩子。

        2010年,我报名加入“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2011年9月,作为学校研究生支教团队长,我与其他6名同学一同奔赴贵州省毕节市,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

        支教生活很艰苦,断水断电是常事。我们自己动手搭建水窖,点着蜡烛备课、批改作业……日子虽苦,但孩子们的笑容和逐渐增长的自信,让我们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

        研究生阶段我的专业是果树学,导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邓老师常告诉我们,“中国柑橘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革命老区、贫困山区等地,柑橘承载着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从品种改良到“覆膜增糖”技术,从“交替结果”到果园密改疏,在华中农业大学柑橘团队的技术支持下,很多贫困地区通过种植柑橘成功脱贫。

        2013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了!“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这句嘱托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从农村来,回农村去,用所学回馈“三农”事业。

        硕士毕业后,我来到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农业农村局工作。德庆县地处岭南山区,是“中国贡柑之乡”,种植德庆贡柑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2013年以来,一种被称为“柑橘癌症”的黄龙病病害给德庆贡柑产业带来了不小打击,很多果农因此返贫,并且谈病色变,对复种果树丧失信心。

        为了帮助果农,2017年德庆县人民政府与广东省农科院共建广东省农科院德庆柑桔研究所,我主动请缨加入。我们到全县果园一户户走访,帮助果农们申请柑橘扶持项目、打开销售渠道、提高柑橘附加值。我们持之以恒的工作结出硕果,果农们复种果树的信心增强了,收入增加了。今年5月,德庆贡柑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前几天,我看到了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的新闻,再次感受到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关心关爱。毕业几年来,我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加入了“本禹志愿服务队”,活跃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社区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了成长和进步,找到了青春方向和人生目标。这是我们共同的成长印记,也是我们无悔的青春选择。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胜、耿建扩、晋浩天、蒋正翔、陈元秋、王斯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