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3日 星期一

    4个新增项目、11个存量项目,共有15个项目密集复工——

    宋城演艺如何化危为机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3日 10版)

        珠海、西安、上海、新郑四大“千古情”演艺项目相继开工开业,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演艺行业增添了几分信心。6月12日,宋城演艺旗下原有11个“千古情”景区也在闭园4个多月后重新开业。4个新增项目、11个存量项目,共有15个项目连轴转。宋城演艺正实现从“一台剧目、一个公园、一张门票”到“一个集群、一个产业、一个平台”的蝶变,书写旅游演艺的“中国样本”。

    幕后大保障:创作更丰富多元的演艺产品

        台前是15个项目紧锣密鼓地运转;幕后是宋城演艺的稳健运营。“四台新剧目能密集亮相,得益于疫情期间扎实的准备,大家静下心来打磨精品,创作更丰富多元的演艺产品。”宋城演艺董事长黄巧灵告诉记者。

        “疫情后旅游业将迎来快速回升,企业努力做好产品和服务,文旅消费供给会整体升级。”在黄巧灵看来,疫情会带来行业的“洗牌”,新一轮机遇属于精心钻研作品和市场的专业者。

        疫情为文旅行业按下“暂停键”,加上人员、景区维护等成本,文旅企业都得过“紧日子”。“千古情”演艺停演了4个多月,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可宋城演艺却开足马力布局4大新项目,钱从哪里来?资金链会不会紧张?

        “宋城演艺上市后经过一段快速扩张,曾主动停下来,总结经验和教训,形成项目执行的标准规则和项目运营的方法论,这一轮新的投资,就是充分吸取了这些经验,力求每一个项目都能圆满完成。”宋城演艺总裁张娴乐观地表示,“现在宋城演艺的财务内控严谨,已做了5年的投资规划,如果形势有变化,还可以启动债权股权等灵活的融资方式,能确保健康运转。”

        经过24年“内外兼修”,宋城演艺应对风险的能力增强。从外部来看,宋城已拥有了多媒体视频、舞台机械、服装、道具、舞美、宣发营销等全流程的合作伙伴,产业链完备;从内部来看,年轻人的评优推荐、学校的后备力量保障,使宋城培养的人才团队成为核心竞争力。

    搭建大平台:融入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艺集群

        目前,宋城演艺正在打造珠海·宋城演艺度假区,致力于使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重大项目和世界级演艺度假目的地。据介绍,将于2022年开业的珠海·宋城演艺度假区,直接对标的是巴西狂欢节、阿维尼翁戏剧节、爱丁堡艺术节,扩大珠海、广东乃至整个大湾区的国际文化影响力。度假区内涵盖了实景演出、室内演出、走动式演出等丰富的演艺形式和剧院形式,看完所有演出,至少需要2至3天。

        不再只是一台演艺节目,而是一个演艺集群、演艺王国。珠海·宋城演艺度假区是中国文旅融合、演艺产业发展到新时代应运而生的重大项目。同样,今年第三季度即将运营的“上海千古情”演艺项目也体现了文旅业的升级,浦东世博园区内的老工业遗址将化身国际化的艺术殿堂,3个室内剧场,10余台演出,助力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世界会客厅。

        从珠三角到长三角,跟随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宋城演艺看好这些区域的未来,看好演艺市场,更看好消费者的文旅消费能力。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文化休闲方式的追求,是文化消费的不竭源泉,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力。

    抒发大情怀:发掘当地文化的演艺精品

        旅游演艺多了,观众会不会审美疲劳,觉得千篇一律?担纲“千古情”总导演的黄巧灵坦言:“这是宋城演艺的挑战,每一台演艺都要出新出彩。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每个城市的故事首先要能深深地感染和激励创作者,才能打动观众。”

        刚刚上演的《西安千古情》以一位华裔少女回国寻根的故事为主线,开启了一次寻找民族记忆之旅。作为中华儿女,华裔少女感到深深的骄傲和自豪,在她的领唱下,观众一起肃立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大型歌舞《黄帝千古情》立足于新郑厚重的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和炎黄子孙的民族情结,高度诠释轩辕黄帝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的精神。珠海·宋城演艺度假区的大型实景演出《广东千古情》将展现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广东精神,大型歌舞《珠海千古情》将演绎珠海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历史文化传奇。

        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深深地打动着黄巧灵,他动情地说:“从改革开放到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风从海上来,敢为天下先。正是一代代上海人的执着、奉献、大爱,铸就了今天的上海。这正是《上海千古情》想传达给所有观众的精神内核。”

        唯有创作者感动于脚下这片土地所发生的变化,讲出每一个地方独特的故事,才能让观众享受一场涤荡心灵的艺术盛宴,树立文化自信,激发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本报记者 张玉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