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毕业离校、奔向远方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并鼓励广大高校毕业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收到回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校园沸腾起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山红红表示,经历了与新冠肺炎病毒的顽强搏斗,度过了一个特殊而难忘的毕业季,此刻收到总书记的回信,令人振奋。“总书记肯定了这届毕业生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经受了磨炼、收获了成长,总书记支持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同各族群众一起奋斗,这对我校师生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总书记的回信,对我们是动员令,也是倡议书、集结号。”
在艰苦实践中书写壮丽人生
中国石油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与新中国同向同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告诉记者,一代代中石大人把担当融入血脉,以祖国的需要为最高追求,“从黄河边的盐碱滩,到克拉玛依的热土,我们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工作目标,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在毕业生中营造出‘扎根基层、艰苦奋斗、建功立业’的浓厚氛围”。
学习总书记的回信,就要牢记“立德树人”这条“生命线”。山红红说:“我们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秉承优良传统,不忘为党育人初心,牢记为国育才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千方百计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全面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引领,引导青年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书记邓衍雷认为,总书记对广大高校毕业生的深情寄语,站立于时代高处,着眼于国家全局和民族未来,体现了总书记对高校毕业生的无比珍视和深切关心。总书记在字里行间以深刻的辩证法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指明了奋斗的逻辑:越是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挑战,越能激发广大高校毕业生的斗志,越能在生动丰富的实践斗争中创造无悔的壮丽人生。“总书记的寄语必将成为广大高校毕业生奔向人生战场和国家建设一线的强大动力,他们也一定能不负总书记嘱托,扎扎实实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学习了总书记的回信,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李戈倍感振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青年。这些寄语背后有着共同的期许,那就是勉励青年人将小我融入大我,坚持爱国、奉献、担当,在人生每一个重大的转折时刻,都能够以自己的切实行动不断汇入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时代洪流中去。”作为一名思政课的青年教师,李戈深感责任重大:“我深刻认识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全新历史方位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部风云激荡对青年成长提出了新的挑战,想要不惧不惑、行稳致远,就必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守青春的本真和信仰。”
与祖国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
总书记给高校毕业生回信的消息传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正在为毕业生筹备云端的毕业典礼。该校副校长张树辉告诉记者,疫情下最美逆行、医患们的泪水笑脸乃至口罩勒痕都会成为难忘的记忆,知识分子的使命升华、时代青年的勇力担当,也都是难得的“参考书”。“这些最生动的教材理应用在立德树人的全流程,内化为毕业生的历史记忆和责任担当,为他们真堪大用、勇担重任,书写坚实注解。”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挂职副县长宋彪认为,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当代青年人读懂中国、磨炼意志、淬炼本领的光荣抉择,是当代青年人追求理想、承继传统、放飞自我的品格升华,是当代青年人扎根基层、耕耘大地、服务人民的责任担负。“若干年后,这些青年人将会为自己豪迈的选择而自豪,因为他们把人生最好的年华奉献给国家,奉献给人民,在新时代奋进中挺立潮头,不负青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届本科毕业班辅导员王柏村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语重心长、内涵深刻,充分体现了对高校就业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对全体2020届毕业生的深切希望。作为高校毕业班辅导员,他深受鼓舞,“在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我们深入开展‘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和‘以投身西部为荣、以服务基层为荣、以成才创业为荣’教育活动,增强毕业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鼓励广大毕业生练就过硬本领、锤炼意志品质,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共呼吸。”
用青春传递信仰的火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2017级硕士生曹喜顺是青海省2020年定向选调生,近期即将奔赴祖国西部。“西部地区是我长期关注的重要就业方向,我的外婆、舅公等人曾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参加援青建设,家里人对青海比较有感情,希望我能够延续家族情怀,投入到西部地区的建设发展中去。新时代,国家吹响了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号角,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西部大开发正在形成新格局,无论是参与脱贫攻坚、经济建设,还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都大有可为。我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国家表率,社会栋梁’的要求来磨炼自己,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
首都师范大学生科院2020届生物科学(师范)毕业生隋晓楠即将奔赴新疆,参与为期一年的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毕业生,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我相信在祖国的西部基层,可以用青春传递信仰的火种,用行动践行青年的使命,让汗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总书记的寄语让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毕业生高霞感同身受。“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让我们这届毕业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收获了丰富的历练和成长。”高霞说,“无论是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去往边疆基层,总书记的嘱托将永远激励和指引我们青年学子,直面困难、斗志昂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生逢其时,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乘风破浪,做有大格局的有为青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届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左荃文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她一直记得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北京大学的师生座谈会上讲道:“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来自西部,毕业后我也将回到西部,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左荃文说。
(本报记者 姚晓丹 晋浩天 邓晖 唐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