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答问】
本期嘉宾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 张建云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 杨昆
防汛面临新形势新挑战
光明智库:每年7月至8月是我国防汛关键期。今年防汛形势如何?
张建云:今夏以来,我国暴雨洪水集中频繁发生,一些中小河流洪水多发重发。进入7月后,我国东部主雨区逐渐由江南北部、长江中下游或江淮地区,北抬到华北、东北,北方地区进入主汛期。据预测,黄河中游、海河南系、松花江、辽河等河流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此外,7、8月份我国台风活跃,防汛形势更为严峻。
当前我国防灾减灾的难点要点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防汛减灾工作面临压力和挑战。部分地区的汛前检查、防汛人员培训、防汛抢险物资准备受到疫情影响;北方地区洪水预报难度较大,且多年未遇大水,干部群众普遍缺乏抗洪经验,很多水库的防洪库容工程性能自然老化、风险大;中小河流防洪能力薄弱,山洪灾害防御难度大;中小水库安全度汛问题突出;超标准洪水应对能力不足;城市防洪排涝问题显著。
杨昆:今年防汛面临一些新挑战。一是前期降雨多,水库蓄水多、江河湖泊水位高、土壤饱和,再遇强降雨,可能引发更加严峻的汛情。二是疫情与汛情交织,增加了防汛难度。三是当前国际形势严峻,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干旱发生的可能性加大,如粮食主产区发生跨年度持续干旱,可能影响我国粮食安全。此外,权衡防洪与供水的矛盾,实施科学调度难度较大。
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
光明智库:迎接汛期重大考验,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杨昆:一是充分利用水文监测预报体系和12万个报汛站,强化监测预报工作。加强气象、水文等联合会商和信息共享,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完善预警发布机制,保障预警信息广泛传播。
二是保障水库度汛安全。逐级公布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全面落实小型水库安全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和监测预报预警设施、调度运用方案、防汛应急预案“三个重点环节”。加强大中型水库汛限水位监管,科学规范开展防洪调度运用。
三是突出抓好山洪防御。对全部2076个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县1万余名相关人员进行线上培训;加强监测预警设备维护,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预警服务;指导基层政府修订预案并开展演练,提升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
指导各地水利部门编制完善江河和城市超标洪水防御预案,狠抓各环节落实。突出抓好责任监管,加强水库安全度汛暗访督查。加强联合会商,及时向应急管理部通报实时水情和预测预报结果,提请预置抢险队伍、物资。
张建云:加强洪涝地质灾害隐患普查和风险评估,做好高风险区群众及时搬迁、安置工作;全面提升洪涝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强化恶劣条件下洪涝地质灾害的快速救援、应急抢险装备研发和应用;完善应急避险设施,加强生命线防护能力,保障洪涝地质条件下的交通、通信、供电等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强化群防群治,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应急预案。
尊重自然、因势利导,主动作为、系统防治
光明智库:我国历年来积累了哪些防汛抗灾的宝贵经验?历史上的水利工程、近年的政策举措等为防汛抗灾打下了怎样的基础?
张建云:我国历史上洪涝灾害比较频繁,兴水利、除水害始终是治国安民的国策之一。岷江都江堰、浙东海塘、赣州福寿沟等古代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古代先民积累了大量治水智慧,至关重要的一条是在尊重自然、因势利导的前提下主动作为、系统防治。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建设。1998年后,国家进一步重视防洪治涝,水利部提出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的思路,实施新一轮防洪规划,形成由大中水库、蓄滞洪区、分洪河道、堤防、闸门、泵站等构成的蓄滞疏排相结合的防洪治涝工程体系。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现有各类水库近10万座,总库容超过9000亿立方米。
另一方面,防洪非工程措施体系不断健全。建立了由行政首长负责,国家、流域、省、市、县五级组织的防汛指挥体系;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江河流域防御洪水方案和洪水调度方案、特大洪涝灾害应急预案等不断完善;建立了国家防汛监测预警预报系统,水文站网和水利网信系统显著完善;组建了专业化抢险队伍,各级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储备能力显著提高。
杨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防洪减灾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如黄河历史上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局面得到彻底改观。此外,以年度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当年GDP比例这个指标来看,1998年是3.27%,最近十年下降到0.4%以下,表明我国水利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构建洪涝灾害综合应对体系
光明智库:我国防灾体系、应急管理还有哪些不足,应如何改进?
杨昆:眼下,我们在应对超标准洪水和极端持续性干旱方面准备还不足,各级各地编制的应对防御预案还有待完善;洪水干旱风险管理理念还未真正落地;信息化、高新技术应用还是短板。
有人说,为什么“洪涝灾害年年治理,但还是年年受灾”?首先,我国降雨主要集中夏季,时空分布不均,且与人口、耕地分布不匹配。这决定了治水害、兴水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洪涝灾害防治,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工程手段。堤防总有高度限制,而洪水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可能超过设计标准,从而出现超标准洪水。防洪减灾,指导思想是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应对超标准洪水,需要研究制订重点保护对象和重大工程的应急措施,并事先做好安排,避免毁灭性灾害。
张建云:为系统提升对洪涝灾害的主动适应和综合应对能力,我们一是要构建“全过程、多层次、立体性”的洪涝灾害综合应对体系,常态化开展防汛薄弱环节及潜在风险隐患排查;二是要充分发挥5G、物联网、高分遥感等新技术优势,完善洪涝立体监测感知体系;三是要持续发展暴雨洪涝预测预报技术,不断提高精细化预警预报能力;四是要完善多层次、多部门、多灾种协同应对机制,不断优化应急方案,强化实战演练;五是要推动洪涝防御的社会化管理,发展防洪保险,增强人民群众防灾、避险和自救意识。
(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王银堂对本访谈亦有贡献)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陈晨、王斯敏 通讯员 杨杰、卓思佳、莫登华、刘亮亮、都潇潇、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