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23日 星期二

    “唐娃娃”如何变身“金娃娃”

    讲述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 罗应和

    作者: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23日 07版)

        【实践者说】  

        今年来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我带了几个社区扶贫车间生产的“唐娃娃”。它们身着苗族和布依族传统服饰,吸引了不少目光。与“唐娃娃”结缘,还要从2017年我们开启易地搬迁后的新生活讲起。

        2016年12月,我被社区群众推选为社区党支部书记,既然得到大家认可,又是一名党员,就得发挥好“火车头”“领头雁”的作用。那段时间,如何“蹚出一条路子,带领群众脱贫”成为我一直琢磨的事。

        扶贫先扶志,扶志要就业。一开始,我探索开办移民技术技能培训学校,建立劳务输出公司,向外面的企业输送人员,解决贫困户外出就业的难题。“送出去”一批人,确实让他们腰包鼓起来了,但是家里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也让他们牵肠挂肚;另外,劳动能力相对较弱的残疾人、妇女只能留在社区,如何盘活这些人力资源,让他们也安下心来?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广州南沙区对口帮扶、县政府统筹、街道办筹措等方式,我们筹集资金80万元,为社区建立并发展起了扶贫车间。目前社区共有两个车间,一个专门做服装加工,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另一个就是“唐娃娃”车间。2019年年末,我们与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作为文创产品生产基地,接收他们的订单,再由其进行销售。社区内原本就有的培训学校再次派上用场,为就业人员学习“唐娃娃”制作手艺提供了渠道。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娃娃,如今成了我们致富的“金娃娃”。它们融合了56个民族的服饰特点,散发着浓厚的非遗味道,寄托着民族团结、一心向党的愿望。

        目前,两个扶贫车间共带动就业500余人,贫困户占比达80%,其中制衣车间人员月收入2500~6000元;“唐娃娃”车间由于还在起步初期,人员月收入1800~3000元。当然,更幸福的事情是白天在家门口就业,晚上过“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生活,这让搬迁群众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蒋正翔、王斯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