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8日 星期四

    夏粮十七连丰何以实现

    作者:本报记者 李慧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8日 04版)

        经历秋冬种、春管、夏收,亿万农民迎来夏粮十七连丰。我国粮食在产量基数较高的情况下保持稳产高产,中国粮仓经受住了困难和考验。沉甸甸的十七连丰,是对亿万农民辛勤耕耘的回报,为我国应对挑战开启新局增添了信心。

    政策给力,夏粮播种面积稳住了

        夏收时节,黄淮平原上麦浪滚滚,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精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睿刚完成140亩小麦的机收,不由感慨起今年丰收的来之不易:“疫情防控吃紧的时候,正是小麦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期,人员不能流动,工人不好找,打药又不能扎堆,合作社的飞防服务发挥了大作用,让种粮大户的心里踏实多了。”

        不可否认,今年夏粮生产曾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受疫情影响,春耕时节,部分农资企业尚未复工复产,肥料农药等农资到村到店难,粮食生产也受到影响。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普遍面临用工难、用工贵问题,生产经营遇到困难。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超常规举措稳住了粮食生产。

        “今年的政策力度和工作力度是近年来少有的。各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抢抓农时开展春管春播。”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说,3月2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要求从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差异化防控措施,不搞“一刀切”,打通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民下田等“堵点”。农业农村部随即开展“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行动。

        沉甸甸的粮食,凝结的不仅是阳光、雨露,更凝聚着党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红利”——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早明确了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为农民吃下了“定心丸”;中央财政及时预拨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各小麦主产省拨付小麦病虫害防控专项经费,真金白银地扶持夏粮生产;各地不断夯实农田基础设施,发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利用好良田沃土……

        政策稳,全国夏粮播种面积稳住了。4亿亩播种面积,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支撑,端稳中国饭碗底气足

        抓起一把金黄的麦粒,河南驻马店驿城区农民林华明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我种的新麦26,亩产至少1200斤以上。”尽管今年驻马店地区在小麦灌浆期遭遇了雷暴大风和大雨,但林华明的麦田并没有出现倒伏现象,长势十分喜人。

        粮稳天下安,良种是关键。在新冠肺炎疫情叠加极端气候频发的不利条件影响下,优良品种对保障夏粮丰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肖世和说:“我国小麦生产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近20年平均单产增幅全球领先,育种贡献巨大。2003年以来,小麦种植面积增长不到8%,单产增长了约43%,总产增长了54.7%,单产提高对总产增加的贡献率达84%。”

        持续强化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技融合,稳步提升粮食产能,让中国粮仓越来越稳固。目前,全国小麦良种覆盖率超过95%,小麦生产基本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

        今年疫情为小麦主产区的农业生产带来挑战,科技抗疫惠农成为新潮流。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试“云端”种地,而专家也开始试水线上技术指导,与此同时,重大病虫害精准预报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

        湖北荆州沙斑桥村小麦种植户周坤云承包了230亩地种植小麦。“要不是收到小麦条锈病预警信息,我还不知道今年条锈病发生得这么早。收到专家准确测报信息后果断采取防控措施,把病虫害消灭在萌芽中。”周坤云说。

        针对今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重发态势,农业农村部门及早制定防控预案,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开展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统防统治率达到48.9%,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基本做到应防尽防。各级财政累计安排小麦病虫防控资金超过16亿元,小麦条锈病累计防治1.97亿亩次,是发生面积的3.3倍;赤霉病防控面积2.74亿亩次、同比增加14%,发病面积2927万亩、同比减少30%。

        沉甸甸的丰收展现出端稳中国饭碗的底气,金色的丰收画卷背后,是农业科技的“硬核”支撑。

    增产增收,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粮食安全是基础,促进农民增收更是重要内容。今年的夏粮生产,不仅实现了增产提质,也推动了农民增收。

        与普通小麦相比,今年优质小麦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实现了夏粮的优质优价。多个小麦主产省通过在适宜区内以大县、大片与大户建设带动,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化大农业轨道,提升了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规模化水平。

        “今年强筋、中筋、弱筋小麦结构更合理,更能适应市场需求。”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王俊忠介绍,今年河南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1350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的15.8%。通过推广优质品种、推行集约化生产、实施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小麦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口感风味明显提升,受到用粮企业的认可。

        在安徽,646.65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全部实行订单收购,价格比去年同期增长10%左右,仅此一项亩均净收益增加40元,带动全省农民增收9.19亿元。

        强基础、增后劲,夏粮的这份“高分答卷”为今年全年粮食再获丰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信心。

        全年粮食的大头是秋粮。来自农业农村部消息显示,今年春播任务圆满完成。预计今年春播粮食面积9.1亿亩,比去年增加700多万亩,其中早稻面积增加470万亩。目前春播作物出苗长势较好,广袤田野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今年我国将确保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牢牢端稳饭碗,我们这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就有了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更强大底气。

        (本报记者 李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