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年博士服务团】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当心怀天地的博士走出象牙塔,用先进的专业技术服务基层,他们迎来了美好的人生际遇。正是在基层、在田野、在老百姓最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中,他们找到了书本和实验室中“阳春白雪”的价值所在,重拾起自己曾经立志发奋学习的初衷。
有的人认为博士代表着高学历、掌握着高精技术,理应在所谓的“更高端”的地方发光发热。而这些青年博士去了相反的方向,他们首先选择了一线、选择了基层,他们说,“只有切身体验和触摸真问题,沉浸在火热生活中思考,我们才知道高精尖的学问为谁而做、做什么、怎么做。”
1.向上生长的大树,先要把根深埋
对一名工科博士来说,临近毕业的时期尤为关键,去基层服务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会对科研任务有多少影响?出发奔赴农村,还是继续待在实验室?
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文铠认真思考了这些问题后,选择了出发。2019年,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继续开展“博士基层服务团”计划,郭昌明、严涣、赵朝阳、赵欢、文铠5名博士研究生奔赴湖北荆门京山、十堰张湾两地。“吃苦耐劳、勇于探索、奋发有为”,这是他们上路时随身携带的精神“干粮”。
在十堰市张湾区方滩乡干部的眼中,“文铠博士动手好像比动脑还快”。来到方滩乡第一周,他便仔细阅读了近年来全乡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纪要、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总结等材料,对全乡现有11个项目概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有机会到基层锻炼,我不仅要多听多看多了解,还要真正把自己投入进去。”在四个月的时间里,他参与了方滩乡各村党建、部分村饮水困难问题等调研,把汗水与智慧挥洒在方滩乡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方案、方滩乡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考核等工作中。
“深入田间地头才是了解农村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这是实践锻炼中文铠深有感触的一句话。尽管按照工作安排,文铠协助负责产业项目建设,但一有机会,他便主动申请下乡调研。
“村里建设占了我的地,现在国家政策好我知道,要搞建设我也支持,但种了一辈子地,没有地种心里不踏实。”调研中,八十多岁老农曹善正跟他说。“通过实地调研,我不仅了解了老乡对农村发展的真实想法,也对全乡脱贫攻坚、产业项目、基层党建、社会保障等工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文铠在调研基础上,撰写了全乡“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报告”,在《中国农民合作社》上发表了调研文章《贫困偏远地区基层农民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
文铠细致缜密的思考方式,重步骤、有章法的调研方法,悄然地影响着乡里的干部;乡干部重实干、讲效果的工作作风,也丰富着文铠的学习经验。他说,如果博士的科研人生犹如向上生长的大树,那么首先要把根深埋于土壤,在这里吸取发展的养分。
2.去最需要的地方,服务最需要的人
2019年4月21日凌晨2点,刘火旺博士用冲刺速度奔跑在住所去往医院的路上。跑,他来不及顾及衣服是否穿戴整齐,来不及整理头发,因为前方人命关天。
那是个难得的周末夜晚,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驻点新疆帮扶博士刘火旺带着疲惫刚入眠不久,便接到了紧急电话。医院里,一名84岁的老人鼻腔大出血,近乎休克,急需手术。
“建立静脉通路!避免患者误吸!送手术室,等我!”值班医生护士至今仍记得刘火旺干净利落的嘱咐,他们说刘火旺博士再紧急也忘不了本行技术活儿。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手术,老人的出血彻底被止住,并顺利苏醒。
2018年10月至今,已是刘火旺第二次援疆,他深知当地对医疗人才的渴望。作为耳鼻喉科主任,他坚持每周两次专家门诊。科室从他来之前的每月手术量25台次左右,增加至如今的每月75台次左右,他自己开展或指导的各类手术已达1400余台次。让他最为骄傲的,是他始终努力带动学科发展,在技术上实现传帮带,为当地医院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工作队。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博士实践服务活动除了常年的青年博士驻点帮扶、基层医改与精准扶贫博士调研团系列活动,还有“三下乡”社会实践博士团暑期活动。
201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麻醉科医师、驻点湖南江华帮扶博士唐永忠来到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开始驻点帮扶工作。这半年时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为最紧迫的工作。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专业业务,唐永忠这次下乡异常忙碌。作为一名主治医生、麻醉科博士,他把自己“豁了出去”:帮助江华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完善晨交班制度,组织应急演练,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他在推广临床新技术的同时,也帮助总结临床病例,将之转化为可以推广的科研成果,培训基于手麻系统的临床科研新力量。
“博士下乡实践半年是我难忘的记忆。”唐永忠认为他与江华的缘分还未了,更进一步的交流合作还将继续,他特别希望医院的新楼顺利竣工,三级医院创建成功。
刘火旺已把新疆当作第二故乡。“我不为名利,只为不负医生的使命。”他第二次援疆,是带着妻儿一起的。妻子为了支持他,放弃了在澳洲优越的生活,带着孩子与他一起去往新疆,义无反顾。
3.钻进问题,带出收获
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科技创新博士服务团的汪艳涛所研究的专业是农业经济管理,他带领学生们在调研的第一天就感觉到:“这里的地瓜明明可以更好卖。”
4月29日,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科技创新博士服务团来到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镇的青岛红寨岭地瓜专业合作社。“这里种植地瓜的历史悠久,地理优势得天独厚,但科学打开营销渠道的问题仍困扰着大家。”汪艳涛钻进问题中。
“当地卖的是初级产品,缺乏深化设计和加工,产品附加值较小。”汪艳涛意识到,红寨岭地瓜缺乏有辨识度的包装,也缺少契合农产品本身的宣传策略,这些因素限制了红寨岭地瓜产品的品牌化发展。利用专业技能,博士团认真为合作社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
他们没让合作社等太久。6月5日,博士团一行再次来到合作社,在对前期工作进行细致的分析汇报后,签署了双方深化服务合作协议,他们将进一步为合作社量身定制合适又有特色的发展路径,以达到“助力地标产业发展、促进特色产品营销、实现农户增收创收”的目标。
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营销策略在曾经“靠天吃饭”的田地里发挥了作用,世代依赖土地获得收入的农民也开始主动向博士们请教,他们相信这群有学问、有见识的年轻人。
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科技创新博士服务团组建于2019年8月,由博士教师带队,依托专业开展科技兴农、智援扶贫等系列工作。他们翔实评估相关政策实施情况,以走访调研成果提供决策参考,在社会实践中为6个贫困县提供线上线下6.8万个小时帮扶。
“能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我们的书就读得值,学问就没白做。”汪艳涛说。
(本报记者 彭景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