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4日 星期日

    朱有勇院士团队制定云南林下三七地方标准

    作者:本报记者 张勇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4日 03版)

        名贵中药材三七是云南一些地区的重要产业,但因为与农田争地、施用化肥农药等因素,影响了三七的品质药效,影响了三七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6年以来,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通过“产业+技能”的模式,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率领专家教授团队5年来在澜沧驻村扶贫,用10余年科技攻关成果在澜沧县推广种植林下三七,目前已示范种植9727亩,带动农户2469户、8565人,户均增收2.5万余元,林下三七正在将边疆民族山区的“青山”变为群众致富的“金山”。

        6月11日,澜沧县院士专家小院里喜气洋洋、人声鼎沸,由朱有勇院士团队牵头完成的云南省《林下中药材——三七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在这里正式发布。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和朱有勇出席发布会。邓秀新指出,林下三七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群众增收能力强,利用山区退耕还林的森林资源,不占农田,不与粮食水果蔬菜争地,不施用化肥和农药,确保了三七的品质和安全性。《林下三七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出台,通过指导三七种苗生产、林下种植、采收和产地初加工的全过程,助推林下三七产业健康发展。

        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黄小荣表示,朱有勇院士团队研究制定了《林下中药材——三七生产技术规程》3项地方标准,经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审定,该系列标准具有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合理利用林下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有利于增强林下三七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将对云南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在院士专家小院发布会现场,还有500多位从澜沧各乡镇赶来的农民,他们都是10个院士专家指导班的学员,他们同时在这里参加了2019年度院士专家指导班结业仪式。

        据了解,中国工程院始终把“扶贫先扶智”作为澜沧帮扶的重点,2017年以来,朱有勇院士团队先后在澜沧县开办了24期院士专家技能扶贫实训班,培养出1500多名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返乡后把学习成果落实到生产生活实践中,示范和带动身边的贫困群众,加速了地方脱贫致富进程。“中国工程院将把院士专家技能扶贫实训班的经验、成果和教学模式应用到正在建设的普洱职业教育分中心之中,为澜沧及周边地区培养充足的本土人才,彻底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邓秀新说。

        截至目前,云南省已累计制定发布省级地方标准933项,通过围绕省政府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专项工作制定了茶叶、花卉、水果、蔬菜等重点产业地方标准171项,初步建立了从种苗繁育、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流通交易、病虫害监测到农产品及制品质量等各环节的标准体系,为助推云南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 张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