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2日 星期五

    陕西省山阳县创立“四查四帮四强”防返贫机制调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哲浩 本报通讯员 王昕 李张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2日 09版)

        “我说啥也没想到,日子正过得红火着呢,却因为意外事故落难了。”58岁的杨双来垂着头,不停地叹息。

        杨双来是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色河铺镇桐峪寺村农民,过去,他们一家三口除了妻子残疾外,两人常年务工,在村里日子还算过得红火。不料,去年腊月杨双来打工时摔坏了腿,儿子又检查出胰腺炎。一夜之间,杨双来由富裕户变成了贫困户,这位一向要强的硬汉子变得一筹莫展。

        今春以来,山阳县在开展“四排查过筛子大起底”和“四清零保质量大提升”行动中,发现杨双来意外致贫的情况后,立即帮他家完善了医疗保障,为一家三口申请了一类低保。至此,杨双来脸上的愁云才逐渐散开了。

        据了解,2019年脱贫摘帽后,山阳县的贫困发生率已由2014年的46.42%下降到了目前的1.02%。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加大对非贫困户致贫和脱贫户帮扶力度,该县于今年3月中旬创立了“四查四帮四强”防返贫机制,并在全县238个村全面推行,确保困难群众穿新鞋不走老路。

    如何查?“四查”机制一竿子查到底

        “贫困户的收入是动态的,可能因为各种因素‘坐过山车’,而非贫困户就怕出意外致贫。”山阳县县委书记张国瑜一针见血地说,“我们建立‘四查’新机制,将这些情况一律纳入到排查之列,并逐一解决到位,以达到长期稳固脱贫。”

        “四查”机制就是实施发现风险建台账制度,把数据比对筛查列为排查之首。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和行业扶贫部门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比对分析,筛查发现问题,并组织人员现场核实,属于数据信息错误的,及时改正完善;确实存在风险隐患的,准确掌握真实情况,建立整改台账。

        山阳县要求核查人员和帮扶干部定期深入所有农户走访摸底,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收入、住房、教育、医疗和饮水安全等方面情况,然后反馈给村统一汇总。“县里的排查不但过了细筛子,而且还建立了脱贫后群众不再返贫的新机制,彻底剜掉了穷根。”南宽坪镇镇长邓秀锋说。

        小河镇六窝蜂村上坊组50岁的杜仕来本已脱贫,他的儿子在结婚体检时查出白血病,为了给儿子看病,老杜卖了县城新买的房子。工作队排查得知后,立即为杜仕来一家四口申请了低保和大病救助,并多方联系慈善组织为老杜筹款10万余元。

        同时,山阳县还把民情舆情和问题整改核查当作重点工作之一,对近年来上级转办、群众来信来访、12317平台举报等群众反映的诉求和问题的信访舆情调查处理情况进行全面盘点,办理到位的及时予以告知,未解决到位的认真梳理、造册登记;对近年来各级巡视巡察、考核评估和暗访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对没有整改到位且影响脱贫成果巩固的,认真梳理,列入清单。对各级督战检查暗访发现的问题,积极主动认领,举一反三自查,建立问题清单。

        王阎镇天桥社区大岭组脱贫户石康伟和刘开鹏,搬迁到新居后,旧宅腾退拆迁补偿款一直没有兑付。在村上排查研判汇总上报镇政府后,镇上及时将旧宅腾退补偿款兑付到他们手中。

        截至目前,山阳县共筛查比对收入不稳定户5074个,自查发现问题107个,建立民情舆情台账8本。

    如何帮?“四帮”分类施策解民难

        山阳县在排查清零销号行动中,干部仍然会发现一些动态问题。怎么办?“一把尺子量到底——用制度推进工作,以成效检验干部作为。”山阳县县长袁良善说。

        在建立新机制时,山阳县将“四帮”分类施策解风险作为一项硬措施。对遭遇重大疾病、重大灾害、重大变故可能返贫致贫的家庭,及时落实健康扶贫和残疾人、救灾、临时救助等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对家庭丧失主要劳动力、鳏寡孤独等特殊困难群体,通过纳入低保或提高保障标准、公益岗位安置、集体经济分红、资产收益倾斜等综合性保障措施,形成政策叠加效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灾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

        在对贫困风险户对标补短帮扶上,山阳县按照“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对收入不稳定、结构不合理的户,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支持其发展产业、转移就业,实现稳定持续增收。

        针对全县62户硬性指标稳定达标,但存在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措施不够有力、慢病签约服务不到位、技术技能培训针对性不强等扶贫和惠农政策落实存在的漏点和盲点问题,山阳县要求相关部门和镇、村精准精细落实政策,彻底消除死角死面。

        山阳县有特困供养人员3680人,一二级重度残疾人7358人。针对这些特殊困难群体,山阳县在落实好社会保障政策和监护责任的基础上,发动8000余名党员干部帮助打扫卫生、清洗衣被等,加强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让他们生活舒心、开心。

        “我活了一辈子,从未经历过这么多的好事情。”漫川关镇万福村五保户梅耀财,深切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他的衣服和被子脏了,帮扶干部就上门给他清洗。第一次梅耀财拗不过干部,勉强接受了;第二次,他说啥也要给干部工钱,可无论他怎么说,都被干部谢绝了。“党的政策好得一百个说不完,现在生活一百个没得问题!”见到记者,梅耀财老人双手拍打着膝盖,激动地说。

        干部群众手牵手,齐心协力摘穷帽。据了解,截至目前,山阳县对可能返贫致贫的1182户2400人因人施策,制定帮扶计划,对197户734人脱贫监测户和363户1157人边缘户实施动态监测预警,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让每一个困难群众都能搭乘上小康快车。

    如何强?“四强”夯基固本促提升

        精准扶贫使乡村各项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那么,脱贫后的“主阵地”又该如何巩固?山阳县在预防返贫机制中,将“四强”夯基固本促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

        近年来,山阳县持续深化“党旗引领脱贫路”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实施“堡垒强基、头雁培育、先锋引领、聚力攻坚”四大行动,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山阳县按照“大抓脱贫产业、大抓村集体经济、大办社区工厂”的思路,因村制宜实施“强药、扩菌、稳果、优畜”工程,探索建立以县扶贫移民投资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发展村集体经济“2+X”机制,增强群众“造血功能”。目前,全县23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得到长足发展,其中12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增收7万元以上,109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增收5万元以上。

        十里街办磨沟里村过去是一个穷村,脱贫攻坚以来,该村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加强,村容村貌变化巨大,光伏、食用菌等产业蓬勃兴起,今年村集体收益将达40万元以上。村党支部书记杨长武表示,脱贫后将继续开展技术培训,大力发展产业,优化公共服务,加强乡村环境整治,让群众走上永不返贫的道路。

        与此同时,山阳县狠抓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不断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全县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脱贫明星”等评选表彰活动,累计在全县开展“扶贫脱贫互讲互评”1703场次,解决问题2457个;全县累计开展文艺节目巡回演出55余场次、评选“十星级文明户”180余户、“五好文明家庭”400余户,有力地推动了移风易俗,实现了物质和精神的双脱贫。

        “船到江心补漏迟。我们创新‘四查四帮四强’机制,就是为了预防困难群众致贫、返贫,让他们享受有自信、有尊严、更加幸福的小康生活!”山阳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李文说。

        (本报记者 张哲浩 本报通讯员 王昕 李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