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27日 星期三

    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王胜昔 崔志坚 赵秋丽 冯 帆 常 河 马荣瑞 周仕兴 杨 珏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27日 13版)

        C919大型客机106架机在上海浦东机场起飞。新华社发

        “中国天眼”全景 新华社发

        【连线代表委员·科技创新】

        河北省唐山市市长丁绣峰代表:提速传统工业城市转型蝶变

        “唐山要打破产业低端锁定和要素投入依赖,根本出路在创新,关键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迭代升级。”河北省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丁绣峰代表说,唐山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动力源,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推动科技创新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提速传统工业城市转型蝶变、高质量发展。

        丁绣峰代表介绍,唐山是深植创新基因的百年工业城市。近年来,唐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连续出台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攻关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1%和19.4%。曾获河北省创新创业总决赛冠军的达创传导科技公司,因开创散热领域颠覆性技术,成立四年即成长为年订单近亿元的行业先锋。在传统行业,唐山开展“引进一个专家团队、建立一个研发机构、选投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一个培训计划”“四个一”行动,钢铁等产业企业研发投入爆发式增长。

        当前,唐山正处在转型发展的攻坚期、绿色蝶变的关键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仍是短板。丁绣峰代表表示,唐山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并把今年定为“战略新兴产业攻坚提速年”,继续坚持主体培育、企业研发、平台打造、成果转化多措并举,以科技创新提速产业变革。此外,还将深化“京津孵化、唐山产业化”,吸引更多科研平台落地,更多科技成果在唐山转化、产业化。

        “我们将牢固树立‘以创新者为本、以创业者为本、以支持服务保障创新创业为本’理念,最大限度推动资源要素向创新型企业聚集、向创新型人才倾斜,推动唐山加快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为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丁绣峰代表信心满怀地说。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河南省许昌市委书记胡五岳代表:建设“智造之都”优化产业结构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河南省许昌市委书记胡五岳代表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些重大要求,进一步坚定了许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许昌明确了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发展定位,以“智造之都”承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创新驱动两张牌。

        胡五岳代表说,许昌对传统产业加快实施以智能化改造为引领的“三大改造”,仅去年一年,就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80个,总投资159亿元,在全省智能制造观摩点评活动中蝉联小组第一。许昌市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大院名校的产学研合作持续推进,一批在新能源、智能化自动化改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新的合作项目正在开展。特别是持续发挥对德合作优势,累计达成合作协议96个、落地合作项目43个,百菲萨、欧绿保、史太白等一批知名德企到许昌投资。

        许昌市把2020年作为“创新年”,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创新、推动创新,真正以创新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胡五岳代表说,许昌已经研究制定了《“创新年”实施方案》,提出了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98%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35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以上、省级创新平台150家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8件以上等目标任务,并明确了8方面、24项具体措施。全国两会后,许昌还将召开高规格的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强化措施、压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本报记者 王胜昔 崔志坚)

        山东省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代表: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全力推进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山东省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代表表示,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形势,烟台以新动能增长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张术平代表介绍,今年以来,山东烟台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做大做强先进结构材料和生物医药两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新材料、高端化工、海洋牧场、医药健康4个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

        张术平代表说,烟台正围绕创新引领战略,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全力加大创新型市场主体培育力度,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重点扶持,争取年内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1000家。同时,加快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加强与“中科系”“高校系”“国际系”合作,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争取年内新增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30个以上。整合资源、提升功能,集中力量推进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做好总体规划设计工作,确保年内启动建设。

        科技创新,烟台资源优势明显,今后,还将借势发力,加快培育智造走廊和科创走廊。张术平代表表示,烟台今后将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的发展方向,加快聚集创新主体,主攻高端装备、绿色石化、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建设西部沿海智造走廊。

        (本报记者 赵秋丽 冯 帆)

        安徽省铜陵市市长胡启生代表:探索“氢制造”产业发展新模式

        今年4月,《能源法》(征求意见稿)首次从法律层面确认氢能归属能源管理。对此,安徽省铜陵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启生代表说,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响应国家“气化长江”战略布局,启动以“氢动长江”为核心的产业发展示范工程,对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胡启生代表表示,近年来,铜陵“氢制造”全面启动、“氢触角”广泛延伸,安徽省唯一一家专注氢产业研发机构——安徽长江氢能研究院完成注册,铜陵正在积极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的沿江“氢城”。

        当前,氢能产业发展初具条件,但也存在核心技术积累少、基本设施建设薄弱等瓶颈。“铜陵对氢能产业发展有客观、理性的认识,氢能产业要达到拐点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对这个拐点的形成很有信心,也有足够的耐心。”胡启生代表说,铜陵抢抓氢能产业发展机遇,以推动长江船舶的动力系统清洁化转型为出发点,以发展船用大功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为产业化核心,奋力推动氢能产业创新突破和快速发展,将其培育成为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

        胡启生代表建议,将“氢动长江”纳入上位规划,把“氢动长江”工程纳入长江大保护及“气化长江”工程规划,优先纳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可以遴选铜陵等具备较好条件的城市,试点创建氢能应用示范市,围绕沿江航运渡轮氢能改造和示范运营、港口码头大型机械氢能化建设等予以重点支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氢能产业发展模式。

        (本报记者 常 河 马荣瑞)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市长吴炜代表: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柳州作为传统工业城市,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深刻感受到中央提出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及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的重要性、紧迫性。”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炜代表说,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强调,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这为拥有制造业为主优势的柳州带来了利好。

        “柳州将以此为契机苦练内功、补齐短板,夯实工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吴炜代表说,柳州将抓住中央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这一重大机遇,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突破口,加快谋划布局建设铸造和锻造生产基地、模具制造产业园、电镀产业园、商用车共享零部件产业园、中国东盟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一批基础产业项目,打通和补齐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堵点、断点,减轻外部环境对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冲击,为振兴柳州工业奠定坚实基础。

        吴炜代表建议,面对疫情冲击的严峻形势,尽快重启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对商用车、乘用车等车型分阶段实施购置税全免的优惠政策,刺激汽车消费;进一步完善推进汽车以旧换新的政策措施,适当提高资金补助标准,引导消费者以旧换新,激活市场需求、推动消费升级、促进汽车更新换代。同时建议加大车船税减免力度、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扶持力度。

        (本报记者 周仕兴)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刘宏新代表:开发新能源 “包袱”变“财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气、电力产供销体系,提升能源储备能力。

        近年来,山西坚定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入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刘宏新代表介绍,目前山西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60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总量的28%,年均增速近40%,光伏发电领跑者基地规模全国第一。特别是利用采煤沉陷区建设光伏发电基地4个,共400万千瓦,使采煤沉陷区由“包袱”变成“财富”;累计建成村级光伏电站3698座,占全国13%,累计结算电费和补贴20.7亿元,惠及20余万贫困户。

        刘宏新代表认为,建设储能设施是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这样一来,可以助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储能与新能源、其他电源联合协调运行,能够显著增强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稳定性和调峰能力。此外,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整体投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刘宏新代表还建议,加快山西跨省跨区输电通道规划建设,促进山西新能源在更大范围内消纳;增加调节手段,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持续提高灵活性调节电源比重,引导和鼓励发电侧、用户侧建设储能设施;统筹制订储能发展规划,推动网源荷储协调发展。

        (本报记者 杨 珏)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