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21日 星期四

    疫情引发思考:

    系统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医学合作

    作者:张海燕 郑亚莉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21日 13版)

        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中国赴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在贝尔格莱德一所门诊走访,为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点赞。新华社发

        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李斯特国际机场,匈总理欧尔班(左)查看来自中国的防疫物资。新华社发

        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拉脱维亚卫生专家在中国驻拉使馆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视频会议。新华社发

        2019年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金融科技论坛现场。新华社发

        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迅速蔓延。中东欧多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中国与中东欧各国协同抗疫正在进行。中国与17国召开专家视频会议,向波兰、捷克、希腊等国援助抗疫物资,向塞尔维亚派出医疗专家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抗击疫情中守望相助,不断深化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卫生安全。各国越来越深刻体会到“人类是命运共同体,抗击疫情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此次疫情令世界对国际医学合作有了前所未有的清醒认识,开展国际医学合作的理念与实践也必将延续至疫情后,并向更多领域拓展。前瞻性思考中国国际医学合作的系统性方案,不仅是应对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未雨绸缪,也是化“危”为“机”、把握机遇的务实之举。中国系统性推进国际医学合作,没有普适的“标准模板”,应以医学全产业链为主线,结合合作方优势与诉求,提高合作精准性与成功率。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这一领域具有合作基础且富有合作潜力,不仅应在抗击疫情中加强合作,更应在疫情后拓展深化,实现医药、医疗设备、医学诊断与医疗服务等领域的系统性合作,共同构建“健康丝绸之路”。

    中医药领域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深化中医药领域合作拥有良好基础。一是多个中东欧国家具有使用中草药保健、辅助治疗的传统,民众对中草药的认知更全面;二是捷克、罗马尼亚等国中草药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三是中东欧国家中草药保健产品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与市场规模,匈牙利、捷克等国已通过中医立法;四是中国-中东欧国家中医药领域的具体项目合作有前期基础。

        抗击疫情为世界了解中医打开了一扇真实的窗,我国应进一步加强与中东欧国家中医领域的合作。首先,先易后难拓合作。中医保健与中医治疗对西方医疗体系的冲击不同,建议先从中医保健合作入手,逐步拓展至中医治疗领域。其次,优势互补享实利。我国中医保健倾向治疗化,中东欧中医保健更倾向生活化。中国可向中东欧国家学习中医保健产品的推广经验,同时发挥生产、资本与市场方面的优势与中东欧国家共同开拓欧洲市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还可在中药原料及中药保健品的进出口贸易方面加强合作,享受互惠“实”利。最后,要坚持细水长流共认同。推进中医治疗合作,需要广泛的民众认知作支撑,需要解决中医与西医两种体系、两种规制的诸多现实冲突,故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地在中医领域推进人文交流,增强互信互认。

    生物医药领域

        生物医药领域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产业战略的交汇点,该领域合作有潜力可挖、有探索价值、可持续推进。

        有潜力可挖是基于现状数据得出的判断。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药品出口国排名中国位列第14位,匈牙利、波兰、斯洛文尼亚、捷克、希腊、保加利亚6国出口规模均在10亿美元以上,分列全球第18、21、22、25、26、33位,整体实力不容小觑,部分子领域具有世界竞争力。如血液制品、疫苗等(HS3002)产品匈牙利出口规模是中国的2.15倍,波兰是中国的1.10倍。另一值得高度关注的类目是成品药(HS3004),中东欧17国出口规模合计高达178.65亿美元,是中国出口规模的4.53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该领域合作市场潜力巨大。

        有探索价值是指在欧美跨国药企主导的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所涉产业“子链”不同,优势各异,“子链”间有效互动不足,精准合作路径尚未明晰,利益契合点尚未锁定,因此值得深入探索。中东欧多国生物医药产业发达,深度嵌入欧洲产业链,但明显由外资主导,德国、英国、法国、瑞士、美国等制药巨头企业在中东欧大量并购成长型企业,建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将其纳入自身全球化布局之中。目前,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处于有力竞争地位,但仍需不断谋求产业地位提升。因此,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开展生物医药领域合作具有典型意义,将为探索中国与融入欧洲产业链的中东欧国家多产业合作提供分析样本,为中东欧国家发挥中欧联接桥梁实现合作多赢提供现实路径参考。

        可持续推进包括:一是合作领域上,中国可与匈牙利、波兰、斯洛文尼亚、捷克等国在仿制药生产、销售、流通领域开展合作,进而推进创新药领域研发合作,继而实现市场化。二是合作主体上,市场合作时,中企与主导中东欧医药产业的欧美制药企业合作更易实现。研发合作时,中企则可选择投资中东欧国家的成长型企业或研发项目,发挥中东欧国家该领域人力资源优势。三是合作路径上,一种是“立足中东欧,面向全欧洲”模式,中企发挥资本优势,采用项目合作或股权投资形式,发挥中东欧的区位、技术及产业优势,合作开拓欧洲市场,既有市场获利空间,又有战略布局意义,前瞻性应对疫情冲击下可能发生的世界经济新一轮国际并购行动;与之相比,“在中国、为中国”合作模式旨在将中东欧企业引进中国市场,这样更容易激发对方合作意愿,看似容易,但要在全球巨头紧盯的中国大市场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精细化领域找准市场突破口至关重要。

    医疗设备领域

        医疗设备是中东欧国家的特色领域,产业总体规模与中国存在差距,但拥有竞争优势产业。如在医疗、外科、牙科等器具类目(HS9018),波兰出口规模超过10亿美元,匈牙利与捷克出口规模也在5亿美元上下。在呼吸器具及防毒面具等器具类目(HS9020),波兰出口规模排全球第6位,领先中国排名。在矫形器具与骨折用具等器具类目(HS9021),中欧4国、波罗的海3国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等国表现不俗。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该领域合作存在巨大市场空间有待挖掘。如在医疗、外科、牙科等器具领域,以2018年为例,中东欧国家出口额达34.45亿美元,同期中国进口同类产品86.37亿美元,但中国自中东欧国家的进口却仅为0.64亿美元,占比仅为0.7%。具有相似趋势的领域还有矫形器具与骨折用具等器具类目,2018年中东欧国家该产品出口规模达到17.46亿美元,同期中国进口规模为38.12亿美元,但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仅为945万美元,占比仅为0.2%。

    医疗物资领域

        在医疗物资领域,中国整体实力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医疗物资供应国。因此,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更需要寻找精准合作的细分领域,如科技纺织面料技术的医学应用,尤其是纳米技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捷克的BATIST Medicalas公司迅速推出带特殊纳米过滤器的新型口罩,Respilon公司则合作开发出使用纳米纤维和氧化铜杀灭病原体的口罩。此外,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导致医疗防护物资严重紧缺,世界各国紧急抢购医疗物资,多国对严重依赖“中国制造”的局面产生警惕,中方企业也要主动应对疫情后可能出现的多元化供应链布局趋势。

    医疗诊断领域

        诊疗技术方面,中东欧国家在癌症治疗、骨髓移植、器官移植、心血管疾病、妇科疾病治疗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可作为双方医学科研合作的重点领域。研究机构和高校可在基础研究领域加强合作,目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该领域合作平台已建立,后续应继续推进科研合作常态化机制建设;同时充分利用欧盟“地平线计划”等平台,强化多方合作。医学机构、高科技医疗企业等可采取人员培训、专题研讨、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推进合作。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系统推进医学合作,既是基于双方优势与合作基础的现实考量,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对接中欧合作的样本探索;其领域既涵盖“中医走出去”的步步深入,也涉及生物医药等科技高点;系统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医学合作,贯穿产业链研发、生产、推广、服务等环节,又触及医疗体系与健康理念等深层根基。因此,应激发多类型合作主体意愿,尤其是高科技医疗企业参与,在细分市场开展精准合作,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持之以恒推进医学领域的人文交流,增加互信,为长久合作奠定扎实基础。

        (作者:张海燕 郑亚莉,分别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捷克研究中心主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捷克研究中心副主任)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