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14日 星期二

    携手与共,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作者:杨 军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14日 07版)

        杨 军(郭红松绘)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粮食供需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什么?当前国内外粮食供需形势如何?是否导致短期和中长期国内外粮食供给出现严重短缺?认清这些问题对于更好地保障国内外粮食安全、维持世界经济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疫情影响机制看,疫情将抑制全球粮食消费,但是粮食生产遭受的负面影响较小。首先,食物需求因收入下降而减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表示:2020年全球经济将急剧跌入负增长,170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将出现下降。人均收入减少将降低食物消费,包括肉、蛋和奶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其次,石油等能源价格下降,将抑制生物燃料发展,降低特定农产品需求。美国大量使用玉米、巴西大量使用甘蔗生产生物燃料乙醇;欧盟大量使用油菜籽生产生物柴油。然而,全球经济增速下降导致能源价格大幅降低。根据IMF的国际初级产品月度价格数据,世界石油、天然气在2020年3月份的平均价格比2020年1月降低47%和22%。能源价格大幅下跌将抑制生物能源产业发展,根据美国农业部在2020年4月9日公布的《全球农产品供需预测估计》,2020年美国用于燃料乙醇生产的玉米将减少1000万吨。再次,石化能源价格下降有助于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生产。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若将燃料、与石化能源紧密相关的化肥和农药等成本计算在一起,约占美国水稻、小麦、玉米和高粱等粮食作物生产成本的25%~34%,所占比重很高。另外,世界主要农业生产大国的农业生产较为分散、机械化程度高和人口聚集程度低,疫情对农业生产体系冲击相对较弱。最后,各国都极为重视疫情下的农业生产。“民以食为天”,充足的食物供给是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疫情发生后,很多国家都出台支持政策促进农业生产。

        从全球粮食供需变化和预测来看,全球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略有剩余的基本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和其他国际机构的数据,自2012年以来,全球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供给略高于需求,库存呈增长趋势;2019年全球粮食库存处于近10年来的最大值附近,国际粮价也长期处于低位波动。由于疫情对农业生产冲击较弱,很多国际机构都预测2020年全球粮食产量依然保持小幅增长。然而,由于食物和工业等需求受到显著抑制,粮食库存将继续攀升。目前,世界农产品价格变化与上述判断基本保持一致。根据IMF的国际初级产品月度价格数据,在2020年1至3月间,除了大米价格上升10%以外,小麦、玉米、大豆及其他农产品价格都有不同幅度降低,特别是食用植物油、棉花、禽肉、水产品(三文鱼)降幅极为显著。

        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储备充足,有足够的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当前,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对我国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有限。根据2020年4月农业农村部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预计我国2020年粮食产量将保持小幅增长。

        然而,疫情导致食物运输中断、恐慌性食物囤积等问题,特别是在部分国家采取贸易限制和国际投机资本的炒作下,部分粮食价格存在短期内大幅波动的可能。受贸易保护影响,世界大米贸易量本来就很小,加之越南、泰国和柬埔寨作为世界重要的大米生产和出口国,实行出口限制将直接影响大米的国际供给,这是导致近期大米价格飙升的重要原因。大米价格的飙升也直接威胁依赖大米进口的国家的粮食安全。

        因此,亟须建立全球性的粮食贸易促进与信息共享机制。一方面解决物流中断问题,通畅全球粮食流通与贸易;另一方面强化全球粮食信息共享,促进国家间的粮食生产与贸易合作,稳定粮食生产和供给,避免不必要的食物出口限制,抑制国际粮食炒作行为发生。

        (作者:杨军,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国家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李慧、王斯敏)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