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年俗里的年味】
大年初一上午,迎着一串串大红的灯笼,71岁的河南省济源市玉泉办事处竹峪村村民崔鸿飞,成为最早走进济渎庙的几个人之一。
济源因济水之源而得名。古时候,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济渎庙即为济水东源。古柏苍翠,灯笼红艳,喜迎春节搭建的“让文物活起来·济渎春节文化庙会”红门就在修缮一新的济渎庙入口处。虽然得到通知,自己参演的《黄河船工号子》已经取消在济渎春节文化庙会的演出,崔鸿飞还是自己骑着电动车,独自到济渎庙里走走:“看看宋代的宫殿,望望千年古柏,感觉跟俺胸中的黄河船工号子一样值得品味!”
河南省级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河船工号子,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秀代表作。为准备庙会展演节目忙碌了一个多月,在这个特殊时段,济源市文化馆副馆长李睿芳难得清闲下来。她介绍说,济源地处黄河北岸,曾长期是黄河中游河段水运的主干线,在这里自古流传着唐朝运西粮的故事。下冶镇沿八里古衕河道的古栈道断崖上,清晰留有旧时船工拉船时栓缆绳的牛鼻子石孔遗迹,以及纤绳拉磨出的痕迹。战争年代,英雄的济源黄河船工曾为运送解放大军强渡黄河作出过特殊的贡献。
“俺过去就是个船工”,满头白发的崔鸿飞声音洪亮,“小时候听老船工说常常一直行船到山东送货,到俺们那时候,主要是往孟津送煤,卸完煤,一人身上一个纤板连着身后一根纤绳,走在岸上把船逆水往回拉,人人会喊黄河船工号子,长年累月,就像刻在了脑子里一样”。
小浪底水库的兴建,让崔鸿飞他们彻底告别了岸边人家船上生活。1996年底至1997年,崔鸿飞所在的竹峪村,由大峪镇整体移民搬迁到玉泉办事处。适应新生活的日子里,黄河船工号一度淡出崔鸿飞的生活,也就在过年时,几个老哥们聚在一起喝两杯那会儿偶尔吼一嗓子,只是应者寥寥,全然没有了那般气势。
进入新时代,生活越过越有滋味,需要再操的闲心少了,崔鸿飞常常忍不住翻看压箱底的一张木帆船老旧照片,抚摸着照片上曾经一起在黄河里闯荡的木帆船,黄河船工号子好像在身体的各个地方活跃起来,不吼一嗓子,不做点啥,浑身痒痒。那是一代代船工传下来的黄河魂!忘不了啊!回想起那段为黄河船工号子心神不定的日子,脚步轻快的崔鸿飞慢下来脚步跟记者讲,颇有点不好意。
黄河船工号子一人高歌领号,众人随声唱和,在船运中起着统一步调、协同动作、团结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内容主要有出沿号、打篷号、拉船号、撑篙号等十余种音乐形态。长期在文化馆工作的李睿芳也开始关注黄河船工号子,她很快成了崔鸿飞他们的“知音”。
李睿芳介绍说,2016年至2017年,在河南省文化厅、济源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直接领导下,济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对黄河船工号子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通过两年多的田野调查、民间采录,将留存资料全部记录归档。在此基础上,遵循传统艺术规律,整合汲取精华音乐素材,成功地将其搬上舞台展示。
传统音乐舞台节目《黄河船工号子》,就是李睿芳领衔精心创作的,由济源市现今依然健在的、当年的黄河老船工们和传承者参加表演,已经先后应邀到淮阳、鹿邑以及洛阳、扬州等地参加大型非遗展演。
“黄河船工号子能够传承下去,已经满足了俺最大的心愿,能够参加演出当然开心,有使不完的劲”,崔鸿飞朗声道,这次取消演出,没啥遗憾,这就像黄河船工号子一呼众应,战胜疫情就是要党和国家一声号召全国人民响应,没有过不去的坎儿,闯过险滩好行船!
(本报记者 崔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