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

    与城市相遇在时光隧道

    作者:本报通讯员 阮鹏程 本报记者 张国圣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9日 10版)

    非遗传承人与外国友人同台表演。艾渝摄/光明图片

    一位母亲带孩子体验“聆听重庆”项目。艾渝摄/光明图片

    市民在创意市集上品尝重庆渝北的非遗美食。

    艾渝摄/光明图片

        澳大利亚驻成都总领事林明皓第17次到重庆,在“重庆时光城市创意秀”现场通过VR设备看到了距今1200多年历史的水下碑林白鹤梁。“我一定要去现场实地看看这惊人的文化遗产。”沉浸其中的林明皓说。

        一位在重庆留学的俄罗斯小伙儿给自己取了一个响亮的中文名字:侠客。侠客在重庆拜秦萩玥为师学唱木洞山歌,声音婉转嘹亮的木洞山歌很快拉近了他和这座城市的心理距离,他说自己能从木洞山歌中感受到世代生活在这里的重庆人的幸福和快乐。

        非洲姑娘艾欣拿着放大镜,看清了重庆璧山微雕大师潘启慧用一根远古时代的猛犸象牙雕刻出的中国书法史。她惊讶地发现这20厘米的猛犸象牙上,竟有7000多个汉字,且字字清晰。

        这是不是很奇妙?穿越久远的历史,跨越遥远的距离,他们竟然相遇了!前不久,重庆在繁华的渝北嘉州商圈举办了一场“重庆时光城市创意秀”,让人们与时光里的重庆不期而遇。

        摄影师记录下了流动中的重庆时光。

        创意秀现场,一条时光隧道,光影流动。摄影师罗大万精心挑选了50张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老重庆照片,命名为《重庆母城记忆展》。其女罗晓韵则以一名重庆女孩的独特视角,向本地观众传递“重庆女孩眼中的世界模样”。青年摄影师张坤琨更是认为,重庆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不同,他每天都尽可能地去拍摄记录当下的重庆。而本是诗人的李元胜,干脆将镜头对准山间的昆虫,如诗歌一般描绘着重庆的生态之美。

        3位在渝外籍摄影师和10位外国青年导演,利用图片和影像,呈现了“老外”眼中的重庆。他们的作品中,有重庆的高楼大厦,有重庆的夜景,有重庆的乡村,还有生活着的人们。

        遥相辉映的文创市集,是非遗的舞台。渝北巴国阴米、丝韵阁旗袍、巴南鱼洞乱针绣、刘氏泥塑、重庆面塑,还有山歌、传统吹打、儒家“开笔礼”等等,近30种重庆非遗在这里集中展示。老、中、青三代非遗传承人,现场向中外观众演示非遗制作过程、讲述每段非遗故事。

        传播城市形象,就是要传播城市故事。主舞台不断轮播着重庆“双晒”视频,讲述重庆区县的发展故事;“听见重庆”耳机树,通过声音传递重庆历史;“子弹时间”180°创意拍摄区,用科技方式,帮助观众定格属于他们在重庆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故事在哪里?故事就在时光里。“2019重庆时光城市创意秀”综合运用群落式LED、数字屏幕等进行造型组合,突出互动体验,以联动“一带一路”、陆海新通道和国际友城、驻成渝总领事馆为重点,通过中西文化艺术碰撞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

        (本报通讯员 阮鹏程 本报记者 张国圣)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