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夜成都的100种“玩法”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6日 09版)

        【聚焦都市夜经济】    

        到玉林路的小酒馆听一曲《成都》,去宽窄巷的火锅店看一台变脸,乘锦江上的夜游船观迤逦灯火……一个安适如常的成都之夜,忙碌者结束一天的工作,品质生活便开启了“下半场”。数据显示,成都夜间消费在全天消费中的占比达45%,购物中心、旅游景区、街边小吃店,成都之夜处处灯火通明。

        前不久,成都发布《关于发展全市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精心打造100个夜间经济示范点位,塑造出一批夜间旅游、视听、文鉴、亲子、医美、乐动、学习、购物、餐饮和风情街区的消费场景。夜成都的100种“玩法”,给成都人和外来游客的夜间生活增加了无限可能。

    在美食中品味成都文化

        外地人到成都,多半要吃上几顿火锅;本地人回到成都,首先要吃的多半也是火锅。成都有各类火锅店3万余家,很多火锅店到后半夜还十分热闹,火锅已经成为成都夜经济的一个鲜明符号。夜幕降临,春熙路的多家火锅店早已客满,排队到了上百号。

        遍及成都大街小巷的“深夜食堂”,在满足食客挑剔的味觉追求的同时,纷纷融入文化元素,不管是传统的还是时尚的,都让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在美食中品味到成都文化。

        铁像寺水街,地处繁华的成都高新区核心区域,毗邻明代古寺铁像寺,一条小河贯穿其中,串联起街巷院落、古树广场、水岸荷塘,再现了川西民居的风格风貌。入夜之后,这里灯光映照在水面上,音乐从小酒馆里飘出,安逸舒适的成都味道散发开来。

        走进一家名为“浣月”的茶艺馆,如同走进了一座专业博物馆,除了静心品茶,还能一赏茶器之美,深入了解茶文化。二楼上,一堂茶艺课吸引了数十名晚间常客品茗、聆听。

        “文化元素的注入,既实现了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又让夜间生活有了温度和内涵,有了更持久的生命力。”浣月茶艺馆创始人曹汐说。

    在夜游中玩出新奇体验

        每当写字楼的灯光渐渐暗淡下来,在贯穿成都主城区的锦江两岸,一场融合着成都文化元素的光影秀就开始上演,乘船畅游江中,身临其境感受“人在画中游”。

        “夜游锦江”以“锦江故事卷轴”为主线,串联起沿线太古里、兰桂坊、九眼桥等知名地标,利用先进的光影技术,还原杜甫诗句的原貌,呈现成都的历史风貌和现代风采,打造现场感和不可复制的游客体验。

        夜色中的天府熊猫塔,成了“光影大熊猫”的表演舞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从塔底爬到塔顶,并搭配背景音乐、光影切换等,赢得了无数游客的赞誉。

        自汉唐以来,成都就是夜生活十分发达的大都市。而如今,成都将夜间消费项目与深厚的历史底蕴结合起来,形成融合了艺术、文创、文博等内容的夜游新兴业态,带给游客新奇体验的同时,产生了更多只属于夜晚的经济价值。

        早在2006年,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就推出“夜游武侯祠”项目。后来,“武侯夜话”“武侯夜赏”“武侯夜韵”“诸葛集市”“三国书院”等主题活动纷纷在晚间呈现。2017年起,成都各大博物馆都延时开放至晚上。

        今年夏天,为期3个月的“达芬奇IN成都”全球光影艺术体验大展在成都东郊记忆公园举行,不少游客都在夜间前来观展。

    用夜间时光不断充实自己

        下午七点,位于成都高新区的“UPARK公园+”,200多个停车位已经停满。很多人下班之后直奔这里,到公园内的健身房,来一场大汗淋漓的健身运动。

        健身房一名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成都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的区域,很多上班族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喜欢下班后来健身锻炼、放松身心。晚间是这个健身房的客流高峰期,舞蹈、游泳、瑜伽、搏击操、动感单车等等,都是他们的最爱。

        前不久,“UPARK公园+”入选成都市首批公布的夜间经济示范点位。这个以公园为主题的商业中心,辐射1公里内有39000个家庭,11万活跃消费力,片区居民对夜间消费有着较大的需求。公园负责人夏艳说,公园旨在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为社区居民打造一个介于家庭与工作场合之间的第三生活共享空间,为年轻人的下班时间做好服务。

        夜间是休闲的时间,也是很多人充实自己的时间。在成都,很多夜间开放的书店、图书馆、体育场馆等等也成为人流集中地,是夜间经济的重要内容。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专家点评】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导,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

        夜间经济,让城市增值,让资源效用倍增,是一个值得深度挖掘的价值“新矿”。

        从地理、人口、文化、经济、交通等维度分析,成都具有发展夜间经济的五大比较优势:第一,成都四季宜人的气候适合发展夜间经济。第二,成都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多,对周边区域具有很强的聚集辐射力,庞大的人口既是生产力,也是消费力。第三,成都是一座极具包容性的城市,传统与现代、古老与年轻、“快”与“慢”融于一身,夜市与夜游文化历史悠久,城市精神、城市文化与夜间经济高度契合。第四,成都的经济结构较优,以消费为主的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逐年增强,GDP占比超过54%;第五,成都的枢纽功能突出,已开通航线354条,吸纳大批国内外游客在此乘机或中转。

        夜间经济被视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成都夜间经济着力培育发展“四新引擎”:新场景、新业态、新人群、新产业。一是夜间消费新场景,形成夜间旅游、视听、文鉴、学习、购物、餐饮、风情街区等多元化消费场景,能够有效促进要素聚集,更好满足消费需求。二是夜间经济新业态,不仅“解锁”绿道夜游、博物馆夜游、24小时书店等全新夜间旅游经济业态,还以“夜游锦江”等为示范进行文旅融合探索,优化“存量”,做足“增量”。三是夜间消费新人群,成都在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大批“晚出早归”的新兴人群,德国进口国际卡丁车馆、城市音乐厅等迎合了新兴人群的多层次需求。四是夜间经济新产业,以成都高新区为代表的楼宇亮化工程、以“夜游锦江”为代表的全息影像技术光影秀,催化并引领电子烟花秀、灯光艺术节等多种新型产业发展,推动了城市新价值的挖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