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不相识的4个孩子,因为贫困,结识了一位老人。因为老人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他们成了一家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并影响到这4个孩子今后的人生。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新疆克拉玛依,故事的主人公是陈志兰与她的4个“孙女”:热孜亚、扎依拉、阿依努尔、海茹丽妮萨。
2006年12月的一天,家住克拉玛依市金龙镇的陈志兰在报纸上看到了这么一组报道:一批来自南北疆贫困地区的孩子在克拉玛依市就读疆内初中班。能享受国家优质教育资源,陈志兰为这些孩子感到高兴。当看到有个别孩子生活困难时,陈志兰顿生怜爱之心,决定要帮帮这些孩子。
陈志兰和老伴儿一起来到学校,学校选出了4名特困家庭的学生。她们是来自和田地区的热孜亚,来自博乐市的扎依拉、阿依努尔、海茹丽妮萨。
13岁的热孜亚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看到慈祥和蔼的陈志兰,得知了老人的来意,她流下了眼泪。陈志兰把热孜亚紧紧搂在怀里说:“孩子别哭,咱们就是一家人。”
原计划只资助一两个孩子的陈志兰犹豫了,她舍不得丢下她们中的任何一个。老伴儿轻轻拍着她的手说:“都留下吧。”从此,陈志兰有了4个“孙女”。
陈志兰是退休教师,收入并不高。她的双膝做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老伴儿的心脏做过搭桥手术,老两口常年药不离口。因为一些药不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每月药费就要上千元。为了资助4个“孙女”,他们开始计划开支,能省就省,破了洞的床单和袜子,缝缝补补再用,断了的牙刷和衣架也被她细心地用胶布缠着再利用。
每学期开学前,她都会准备好4份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换季衣服、鞋子等,提前给孩子们送到学校。到了放假,她会为孩子们准备好新衣新裤,让孩子带着她准备的礼物光鲜亮丽地回家。她还定期带孩子们去书店购买课外书和工具书,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记得有次选书时,热孜亚左手拿着一本小字典、右手拿着一本大字典,左看右看爱不释手,最后,小姑娘依依不舍地放下了昂贵的大字典,选择了小的。
陈志兰问热孜亚:“怎么了,孩子?”“大字典太贵了!”小姑娘懂事地回答。陈志兰拉着热孜亚的手说:“孩子,对学习有帮助的书,再贵,奶奶也给你买。”
2009年,4个孙女即将初中毕业,就要离开克拉玛依,离开陈志兰了。陈志兰想给孙女们每人织一条围巾留个纪念。那段时间,她每天戴着老花镜坐在窗边,一针一线地织围巾。她患有腱鞘炎,手指活动时间稍长就疼。手指实在疼得厉害了,她就用温水泡泡手、烤烤电继续织……一个月后,满含着陈志兰爱心的围巾终于织好了。
4个“孙女”没有辜负陈志兰的期望,都考取了理想的学校。
当已经身在远方的孙女们接到来自克拉玛依的礼物时,孩子和她们身边的人都被这份大爱深深地感动了。
阿依努尔在给陈志兰的回信中说:“奶奶,您给我的围巾,我一直都带在身边,这里是南方,虽然用不上这条围巾,但我会一直珍藏着,我想等将来考取北方大学后再戴上您织的围巾,感受您给的温暖。”
海茹丽妮萨在回信中说:“奶奶,谢谢您寄来的珍贵礼物。每当我学习累了,就拿出您的信看一看,顿时就有了精神。奶奶,有了您的鼓励,不管学习再苦再累,我都会坚持下去。”
热孜亚在回信中说:“奶奶,我把您帮助我们的事告诉了同学们,她们都羡慕我有您这么一个好奶奶。她们都说,等将来工作了,也要帮助有困难的人。”
扎依拉把陈志兰资助她求学的往事写成了演讲稿,感动了全体师生。
暑往寒来,陈志兰和孙女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打开陈志兰的日记和微信聊天记录,里面记满了孩子们从初中到大学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有孩子们奋进的足迹,有孩子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家人团聚时的开心,当然也会有遇到挫折时的分担……每当遇到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孙女们总是先向奶奶求助。
上进懂事的孙女们没有辜负奶奶的期待。她们全部顺利地踏进了高校的大门——阿依努尔考上华东师范大学、热孜亚考取西南大学、海茹丽妮萨考入东南大学、扎依拉考入新疆师范大学。受奶奶的影响,4个孙女中,有3个选择了教师作为终身职业。
2016年,孙女们陆续毕业了。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热孜亚成为和田市第五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奶奶就是我的指路明灯,当年她帮助了我,而今该我帮别人了。”热孜亚决定,利用寒暑假期间回村做义工。
阿依努尔成为和田市第五小学的老师,扎依拉也被博乐市第一幼儿园录用,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学医的海茹丽妮萨跟陈志兰商量,计划考研进修。陈志兰高兴地说:“想深造是好事,只要你愿意学,奶奶就继续供!”
陈志兰和4个“孙女”的故事传开后,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交口称赞。对此,陈志兰十分平静:“我小时候家境不好,是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希望知识也能改变这几个孩子的命运,让她们长大后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汇款单显示:这些年来,陈志兰在4个“孙女”身上共花了8万多元。
说起自己的心愿,陈志兰笑着说:“我和老伴都活到这把岁数了,日子清贫点没关系,孩子们才是希望。她们可以为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她们还可以去帮助更多的人,她们能够延续这份爱的情谊,她们会用自己的行动浇灌灿烂的民族团结之花。”
眼看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她又对儿子说:“如果有一天我和你爸都不在了,你们一定要继续帮助这4个孩子。”
(本报记者 王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