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

    青年守信联合激励机制:

    让守信青年享有更多福利

    作者:本报记者 李丹阳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27日 04版)

        【诚信建设万里行】

        从2008年开始接触志愿服务、2011年从事这项事业,到创办吸引上千人参与、各种服务累计时间超过10万小时的“乐思汇”公益志愿者联盟,80后青年白敬轩从事公益志愿事业已有9年。2018年,凭借着自己的志愿工作,白敬轩获得了一份“大礼”——入选共青团上海市委推出的“青年守信安居计划”,得以入住一套对外月租至少4000元的公寓,并享受一年免租金、免押金的“优待”。白敬轩说,这为他省去了很大一笔生活开支,同时又能把公益、慈善的志愿者事业带入国际社区,在青年长租公寓的社交圈继续传递“快乐志愿、随手公益”理念。

        白敬轩的幸运并非个例。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做一名守信青年,就可以在住房、就业创业、教育、就医等诸多领域享受优惠激励政策,这是共青团中央大力推动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守信联合激励机制的重点工作。自共青团中央联合50个部委印发《关于实施优秀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加快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的行动计划》以来,逐步推动各部门落实,浙江、广东等14个省市相继出台地方版青年守信联合激励政策,其中,浙江省的11个地市、89个县出台了县级守信激励行动计划文件。

        围绕“联合激励”,多个试点地区给守信志愿者拿出了实打实的“甜头”。例如,浙江将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纳入实践学分管理,将志愿服务情况纳入积分落户指标体系等;广东明确把个人志愿服务记录作为升学、就业、贷款的重要参考,守信的五星志愿者可享受公园景点免票游览等激励措施;陕西为守信青年发放无人超市代金券、共享单车骑行券、加油抵扣券等;内蒙古等地部分医院针对星级志愿者开辟就诊绿色通道、减免部分医疗费用等。

        今年8月,“联合激励”从单个地区试点升级为地域联合,在上海此前发布的“青年守信安居计划”基础上,一项“青年守信激励长三角共享计划”将打通长三角青年信用数据,重点在租住、信贷、出游等方面推出信用激励产品,在推动青年信用数据互通上迈出了一大步。

        以志愿服务数据为核心元素,褒扬诚信与守信激励并行,守信联合激励机制得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青年有信用、信用有价值”的新理念,对推动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事实上,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起步于2015年。2016年4月,共青团中央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编制出台《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十三五”期间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绘制了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蓝图。同年9月,共青团中央联合50个部委印发了《关于实施优秀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加快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的行动计划》,一个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守信联合激励的核心运行机制初步建立起来。2017年4月,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筑牢了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基础。

        经过近4年的探索,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在顶层设计、系统建设、文化宣传、场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当前,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先导工程——“志愿中国”信息系统已组建完成,截至目前,系统内实名注册志愿者达到7100余万,志愿者组织42万个;青年守信联合激励工作的线上实施载体——青年守信联合激励系统也已验收完毕,预计于明年初上线;自2017年起,共青团中央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人民银行开展“诚信点亮中国”青年诚信主题系列活动,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500余所高校开展相关主题活动,累计开展培训和活动512场,参与人次近20万。

        未来,随着守信联合激励机制的逐步完善,共青团中央将依托青年守信联合激励平台,围绕青年实际需求,充分发挥信用的价值,切实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本报记者 李丹阳)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