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多跑一次”改革吹响号角,为浙江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了一枚“金钥匙”。3年后,浙江又进一步提出新举措:“最多跑一地”,把改革延伸到社会治理领域更深层次,帮助群众更加快速便捷地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矛盾,让幸福感更真、获得感更实、安全感更足。
什么叫“最多跑一地”?乍一听似乎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据报道,浙江舟山普陀区市民小鲁某日在一小区门口人行道行走,被高出路面的窨井盖绊倒,磕掉一颗门牙。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要提起赔偿,该去找谁?城管局、住建局、街道办还是直接报警?一般来说,如果有时间,小鲁或许会上网搜索一下,看看网友们都是怎么说的,但大部分人在这种情况下,若为索赔而付出的时间、金钱等成本过高,往往就会自认倒霉,“算了”了事。如今,这种牵扯多个管理部门的事情有了解决方案:拨打“12345”电话求助,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就会主动联系当事人,一次、一地、多部门协同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最多跑一地”。
让人民群众少跑路,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是“为民办实事”努力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日益成为社会治理者需要面临的现实境况,而有针对性地增减部门、细化分工、成立临时机构成为解决之道。但是,随着社会系统复杂性进一步提升,部门越来越多、会议无休无止,问题却总是空转,这种治理方式上的“加法”就显然踩不上现实节奏、跟不上时代要求,必须要提高整体上的智能化水平。曾经遭人诟病的“证明你爸是你爸”以及部门之间互相踢皮球,就是典型的行政机构之间缺乏协调机制的体现。同样,即便引入了信息化手段,有了大数据的帮扶,如果没有智能化的职能整合,也会造成手机里面“平时一堆App,遇事都是PPT”的尴尬。
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同时也是对我国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一次”“一地”解决问题,实际上是以“人”为主体、以“事”为中心,对地方公共服务体系进行重构整合。群众解决问题出现困难,一方面意味着存在利益藩篱和官僚主义作祟;另一方面也在于分工细化造成的部门间长期各自为政而缺乏整体性治理视角。通过一次次把“事”解决好、把“人”服务好,基层治理体系就会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完善、战斗力持续提升;以广大人民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满意度增加为目标,也可以把矛盾和压力在微观层面提前消解掉,夯实全社会宏观稳定的微观基础。
改革创新永无终点,民呼我应贯彻始终。2004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15年来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任接着一任干,把为民办实事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轨道,完善治理体系,取得丰硕成果,同时给全国地方政府改革创造了鲜活经验。在推进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不能懈怠,必须要时刻秉持探索创新、学习借鉴的精神,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作者:赵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