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大发展”如何润泽“小日子”

    作者:王雅林 邴正 王宁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8日 07版)

        10月27日,游客在山东烟台福山区鲁东园艺场银杏林嬉戏玩耍。孙文潭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在广西鹿寨县中渡镇大兆村,80岁的黄世秀老人在展示准备出售的莲蓬。新华社发

        观众在北京展览馆观看“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本报记者 郭俊锋摄/光明图片

        王雅林 郭红松绘

        邴正 郭红松绘

        王宁 郭红松绘

        【探寻美好生活方式(上篇)——智库答问】

        编者按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振奋人心。美好生活是什么?是仓廪实、衣食足,是幼有所教、老有所养,还是住有所居、安家立业?时代不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亦不同,生活方式的构建与发展折射着时代演进、社会变迁。

        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进征程上,在谋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怎样以人民生活幸福为出发点,处理好物质富足与精神充实、“小日子”与“大发展”的关系,探索通往美好生活的发展新路?且听智库专家如何解答。

        本期嘉宾

        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研究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 王雅林

        吉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 邴 正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王 宁

    微观与宏观 人民需求变化折射生活方式变迁

        光明智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您看来,进入新时代,人民渴望的“美好生活”应该怎样定义?这种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变化折射出生活方式怎样的变迁?对看似“习惯成自然”的生活方式开展专门研究,必要性是什么呢?

        王雅林:廓清美好生活的内涵,主要依据两点:一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发展要求和目标出发;二是要把美好生活视为新时代不同发展阶段的动态概念。总体上,美好生活应体现“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需要相统一的原则,即在解决基本民生问题、补齐民生短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方面、高品质的生活需要,进而把这些需要的满足落实到人格的健康养成和人的自身发展上。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从“民生”到“民享”再到“人的成长”相统一的发展过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建构必须纳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总的历史进程之中,最终要实现的,是马克思所倡导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创造了使7亿多人口脱贫的世界奇迹,但要认识到,在新时代持续提供安宁、幸福、健康资源实现美好生活,这一任务比消除绝对贫困更加艰巨。因为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为每个主体个性化、多样化、充满不确定性的价值选择过程,因而需要借助生活方式理论加以把握。生活方式研究有助于实现美好生活供给精准化和生活品位高尚化。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体现为在党的领导下14亿人组成的生命共同体共同奋斗的过程,生活方式研究就要解决如何把社会建构和个体自我建构统一起来这一问题。因此,新时代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更加凸显。

        邴正:人的需要可大致分为生存和发展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生存、物质需要是基础性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过:“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基础性需要满足后,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发展需要和精神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从一般意义上说,美好生活有几层含义:一是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和一般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生活;二是提升单一物质生活水平的多样、全面的高质量生活;三是能够同时满足丰富多样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高质量生活。

        这种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变化,折射出我国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跨时代的变迁,即从匮乏(即温饱)社会的生活方式,经过小康社会的生活方式,正在迈向丰裕社会的生活方式。我们需从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有传统和发展道路出发,在实践中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王宁:对美好生活的讨论可以分别从客位和主位的角度着手。客位的角度就是研究人员从应然层面去界定美好生活的内涵外延。具体来说,就是关于美好生活的客观内容和指标研究。现有关于美好生活的讨论基本上属于这一类。主位的角度就是研究人员去揭示老百姓自己心目中的美好生活是怎样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百姓心中美好生活的内容和标准也是不断变化的,其中既包括生活水平期望值的变化,也包括生活方式的实质性变化。要想让经济社会发展使百姓满意,就要研究他们心目中的美好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

    物质与精神  把握构建美好生活方式的“度”

        光明智库:物质充裕让生活方式丰富多彩,但思想观念面临的冲击与挑战日益纷繁复杂;建立在高污染、高浪费基础上的“美好”,正不断透支着社会资源。请您结合实例谈一谈,在构建美好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把握好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度”?

        王雅林:在新时代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如何形成物质与精神和谐有度的关系,将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发展生产力来解决人们的基本生计与生活需求是工作重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随之出现的是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同对精神的追求严重失衡,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相比,人们的精神追求与文化素质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这就引发了对一个理论问题的思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建立在“欲望”基础上,而是建立在“需要”基础上。“需要”和“欲望”的区别在于,“需要”是文化形态,是有鲜明价值导向的“欲望”。未来,我们一方面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打牢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必须明确:美好生活需要不是无度的欲求,而是不但知道“要什么”,还知道“不要什么”和“不应要什么”,形成合理性的需求结构。新时代要努力建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平衡,并用高尚的精神需求引领物质需要的生活方式。

        邴正:在人的需要结构中,物质须臾不可缺少。但脱离精神需要,就会陷入物欲横流的“恶的无限性”循环。精神需要是物质需要的提升和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目的与实质。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从满足物质需要上升为满足精神需要,是人的生活境界的升华。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一些人一味追求物质享受以及由此带来的荣耀感、满足感,对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的要求无限膨胀,表面上看风光无限,实质上始终在物质需要层次原地踏步,没有实现需要层次的升华;也有一些人热衷于锻炼、旅行、探险,学习绘画音乐舞蹈,保护生态环境,致力于公益事业。后者也会因此消耗许多物质财富,但他们乐在其中,生活进入了以实现精神需要为主的境界,最终全方位提升了自己。

        王宁: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均是人的基本需求,不可偏废。因此,人的发展不能只追求物质目标,同时更要注重精神素质和文明素养的精进。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其中传递出的对于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素养的同等重视,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个体与社会  让“小日子”与“大发展”高度契合

        光明智库:中国人把生活称为“过日子”,可以说每个人的“小日子”为社会的“大发展”丰富了血肉,供给了力量;反之,社会发展也为个人生活创造了必要条件。可否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出发,分析一下“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美好”之间该怎样紧密结合、同步实现?

        王雅林: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全国各族人民深切感受到国家和个人、大时代和小日子的紧密关联,所以,在这个国庆节前后,我们才经常听到人们在不同场合快乐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不论是从理论的表述上还是实践的举措中,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党和政府一切政策的出发点都是让人民群众“一个都不能少”地过上好日子。在生活中,每个平凡百姓都是努力追求幸福、有尊严有贡献的生命主体,他们经营好家庭生活,培养好自己的后代,这些日常生活就会像涓涓细流汇入大海一般,构成社会发展内生的动力之源。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日常实践中还会认识到,个人的幸福和生活意义的获得,并不简单来自“小时代”的“小确幸”,而是在个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的紧密依存、相互融合的关系中获得的。因此,在新时代仍需要高扬爱国主义、深植家国情怀。

        邴正:美好生活既来自个人的创造,也来自群体的成就。中国文化素有群体主义传统,主张修身齐家、睦邻友好,中国式美好生活就是个人与大家在一起的和谐与美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点充分说明:中国社会发展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创造实现美好生活的条件;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可能让每个人享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同时,美好的个人生活不意味着生活的千篇一律,恰恰相反,美好生活本身就是全面、丰富的,高质量、高水平的生活需要社会充分理解,尊重社会成员个性化、多样化的生活方式选择。

    中国与世界  探索通往幸福的新路径

        光明智库:构建美好生活方式是中国人民的追求,亦是世界人民的渴望,有共通亦有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走类似于西方国家过度追求物欲的“消费型社会”老路,也不能走低水平、低质量的“生产型社会”旧路,而是要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路径。请问您怎么定义这条“新路”?

        王雅林:实现我国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成为必然选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要选择西方“消费型社会”的发展模式。西方消费社会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资本驱动的必然结果,其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具有进步意义,但从一开始就包含着对立和走向反面的因素,显示出消极和不可持续的社会特征,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产生诸多恶果。

        立足中国国情,总结国际经验,汲取别国教训,我国在走出低水平的“生产型社会”之后,合理的选择应当是贯穿着“生活的逻辑”、不断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路径,是要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日益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活场域和生活方式。

        邴正:追求美好生活,离不开实事求是。中国目前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仍然有一定差距。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础。中国人口众多,难以承受过度追求物欲的“消费型社会”,应提倡科学合理、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国文化传统提倡“致中和”的人际关系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关系,这对于今天的美好生活建构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社会主义追求普遍平等公正的理想,重视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合理协调的发展尺度,这是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可靠保证。

        学术支持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

        王斯敏、王美莹、蒋新军、周梦爽、覃庆卫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