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俄中关系是大国关系的典范”

    ——访前苏联外长别斯梅尔特内赫

    作者:本报记者 韩显阳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4日 15版)

        亚历山大·别斯梅尔特内赫 本报记者 韩显阳摄

        亚历山大·别斯梅尔特内赫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担任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苏联驻美国大使、苏联外交部部长等职。如今,他依旧活跃在国际关系领域,担任俄罗斯对外政策协会主席、世界前外长理事会主席以及国际事务委员会理事等职。不久前,即将迎来86岁生日的别斯梅尔特内赫在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办公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别斯梅尔特内赫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对中国充满亲切感,亚洲是我的故乡”。他说,当中国还比较贫困、远没有如今这样快速发展时,他就开始有了了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拥有灿烂文明的国度,勤劳勇敢的人民修建了万里长城这样的伟大工程。“我本人就出生在俄罗斯联邦的阿尔泰地区,那里同中国山水相连。我母亲是阿尔泰族,从这个意义上说,亚洲是我故乡之地。”

        别斯梅尔特内赫表示,自担任苏联副外长、第一副外长以及后来的外长,都与中国外交部门有直接工作联系。1991年5月,他代表苏联政府与中国签署《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令人终生难忘。在整个苏中、俄中关系史上,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标志着世界上拥有最长陆上边界的苏中两国开启友好时代。

        别斯梅尔特内赫说,在他担任苏联第一副外长、外长时就认为,不应当有任何问题阻碍苏中两个伟大国家接近和合作。通常来说,边界问题是阻碍国与国合作的主要问题,如果能够彻底解决领土问题、结束边界谈判并完成勘界,无疑将会巩固并进一步提升两国关系。“恰逢其时,我在苏联外交部工作期间从事了这项工作,有力推动苏中两国友好关系发展并由此奠定了当今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他谈及此事充满骄傲,“边界问题的解决是千年大计,非常高兴我是苏中关系史上重大事件的参与者、见证者”。

        别斯梅尔特内赫介绍,他曾多次到访中国,其中包括最近一次应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邀请、作为俄罗斯对外关系协会主席访华,“对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我从内心感到亲近,自然而然地能够接受;就民族性而言,中华民族更加细腻,充满思辨性”。

        别斯梅尔特内赫对新中国成立70年所取得的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表示钦佩,坚信中国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他说,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进步飞速,特别是如今在国际上拥有了崇高地位,“我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兴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

        别斯梅尔特内赫高度评价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认为俄中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成为大国关系的典范”。他说,俄中两国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全球举足轻重的重要国家,双方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协作关系,不仅造福于两国和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包括欧洲、亚洲在内的整个世界,为各国和平发展提供了一个可靠平台。

        别斯梅尔特内赫说,他在从事外交工作的数十年里,不曾有哪两个大国能够像俄中这样建立起如此高水平相互信任与协作、照顾对方关切的战略伙伴关系,“俄中建交70年历史得出的最大启示,就是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的未来。着眼未来,俄中两国不仅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上继续开展战略协作,还应继续提升政治互信、经济联系以及人文领域合作”。他表示,俄中两国都希望对方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无论是香港问题还是新疆问题,俄政府都坚定地站在中国一边”。

        别斯梅尔特内赫最后强调,毫无疑问,俄中是当今世界维护和平与稳定的两个重要力量,双方携手可以在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稳定、解决热点问题、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新威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报莫斯科10月23日电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韩显阳)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