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9日 星期六

    非洲猪瘟病毒颗粒“真面目”被首次揭开

    作者:本报记者 杨舒 齐芳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9日 07版)

        非洲猪瘟病毒整体结构 资料图片

        【科技前沿】 

        本报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杨舒、齐芳)影响我国生猪产能的非洲猪瘟病毒已存在近百年,但科学家对其内部结构仍知之甚少。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王祥喜团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步志高团队联合上海科技大学等单位,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非洲猪瘟病毒颗粒独有的5层精细三维结构,为开发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猪瘟疫苗奠定了坚实基础。相关论文于2019年10月18日凌晨2点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

        “非洲猪瘟可以说是一个世界难题。”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祥喜说。他介绍,非洲猪瘟病毒早在1921年在非洲肯尼亚被首次发现,近百年来在全球传播。该病毒针对家猪、野猪引起的非洲猪瘟传染性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100%。然而,该病毒难以进行纯化和结构解析,对实验条件要求极高,因此,迄今为止科学界对该病毒的内部结构功能尚无明确认识,也缺乏有效疫苗。

        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发生。研究团队从去年底开始,对该病毒颗粒和相关抗原分子开展了基础科研、临床检测及高效疫苗等多方面的联合攻关,最终通过冷冻电镜等手段成功分离出非洲猪瘟病毒流行株,并采用单颗粒三维重构的方法首次解析了非洲猪瘟病毒全颗粒的三维结构。研究发现,非洲猪瘟病毒具有独特的5层复杂结构,包括外膜、衣壳、双层内膜、核心壳层和基因组,相较于其他流行病毒,尺寸巨大,直径约为260纳米,病毒颗粒表面3万余个蛋白亚基彼此紧密“咬合”,形成一个稳定性强的结构。“我们认为,这是目前解析近原子分辨率结构的最大病毒颗粒,是病毒学领域的一项标志性成果,为非洲猪瘟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门。”王祥喜说。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表示,猪瘟病毒颗粒结构的成功解析为进一步揭示病毒入侵和免疫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意味着研究人员可以从病毒本身的结构和特点出发,有效地研发和优化新型疫苗。今年5月,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步志高同时表示,“非洲猪瘟课题”的攻克是一项长期挑战,完全控制和消灭非洲猪瘟仍有待时日,未来将逐步开展深入研究,“病毒颗粒结构的成功解析是重要的第一步”。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