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乌鲁木齐10月16日电(记者王瑟)日前,来自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生态领域的科研人员在乌鲁木齐达成系列合作协议,将共同致力于咸海生态环境修复。作为干旱区生态环境研究领域的重要科研力量,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有望在生态环境现状监测、盐渍化土地改良管理、高效农业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取得进一步进展。
咸海是位于中亚的咸水湖,坐落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原为世界第四大湖。近几十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强度和规模的不断增大,咸海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咸海大面积萎缩,出现生态危机。
双方科研人员认为,尽管咸海难以恢复,但可通过科技手段降低咸海生态危机造成的影响。中国在农业高效节水、生态修复、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育和流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等领域有着先进知识和成熟技术,将为中亚国家生态治理提供有效经验。
新疆生地所多年来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合作,包括农业节水试验示范区、盐渍化土地植被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等。在近期达成的合作协议上明确,新疆生地所将与乌兹别克斯坦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今后,双方将在生态环境现状监测、干旱区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盐渍化土地改良管理、高效农业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地理学院院长Shavkat Sharipov说,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中亚其他国家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在科技创新与发展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为乌兹别克斯坦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科院国际合作局欧洲处处长助理胡珊表示,中乌合作一直是中科院国际合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双方达成的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推动中乌生态环境领域务实合作、促进各方分享中国的“绿色发展”方案。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长、新疆生地所研究员陈曦表示,新疆分院三家单位的科研人员、技术支撑人员、硕博士研究生等多年来与中亚国家的科学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3个野外台站和一个农业试验示范区,开展了多个科研项目,双方在咸海流域开展多项研究,在生态修复、节水灌溉、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