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10日 星期二

    从“学生之师”到“教师之师”

    作者:牛楠森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10日 14版)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视点】

        “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广大教师要做学生健康成长指导师和引路人,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获誉教师应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了解世界格局与历史阶段交错之下的现实中国,具有正确而积极的历史观、国家观和行动方式,始终明确自己的使命在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非观望者,更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就要求教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以教育的方式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工程。

        获誉教师应能在学习化社会发挥示范作用。以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第四代技术的兴起,尤其是其在社会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焦虑,学会学习成为每一个人的必备能力,学习能力的高低将决定人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记问之师”不足以为师,笃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教师才能身教于学生,培育学生学习的意愿和能力。

        获誉教师应能在教育教学的变革中发挥领导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改革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常态,通过改革解决问题获得发展成为教育界的常识。

        获誉教师应在全社会合力育人的新形势下发挥组织者的作用。教师是合力育人的实际执行者,对合力育人的理解决定了合力育人的模式。须知提供资源、优化环境仅是在教育的外围上做文章,全社会合力育人需在教育的内涵上下功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各种资源的教育性转化意识与能力,并主动发挥教育服务于家庭、当地政府和社会建设的作用。

        同时,教师荣誉制度还应充分发挥间接效益。教师荣誉制度是对具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嘉奖的制度化行为,该行为的直接效益为评选出一批批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对教师个人优秀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社会化肯定与奖励,从而起到鼓舞教师士气、塑造尊师风尚的作用。但作为一项涉及众多人群、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的社会行为,还需进一步发挥其衍生的间接效益。

        就获誉教师而言,须通过制度设计使其实现角色转变,即教师在获得荣誉的那一刻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学生之师”,而是“教师之师”“国家教育代言人”,须主动并愉悦地将自己的教育经验、教育思考公开表达,承担起一方教师发展、教育改革的引领担当,谨慎而科学地向社会介绍、展示国家教育。这种角色转变使获誉教师将关注点放在如何更好地履行新职上,从而有效避免躺在功劳簿上的誉后倦怠以及“帽子”滥用问题。

        就荣誉评选活动而言,全国教师荣誉评选委员会职责定位不应仅仅停留于荣誉教师评选这一事务性工作上,而应集评选与研究于一体,在评选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组织地收集数据、积累数据、分析数据,最大限度利用评选中出现的各种教师数据,为我国优秀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本土化的研究基础,并以研究推动评选工作的专业性与科学性。

        就广大未誉教师而言,各级各类获誉教师尤其是国家级获誉教师是他们的学习对象,建议建设“全国荣誉教师网站”平台,既作为全国教师荣誉评选委员会的工作网站,亦作为全国荣誉教师数据库,客观、真实、细节化呈现每一位获誉教师的成长轨迹,使未誉教师可学、易学、乐学。此外,该网站要体现学习的交互性,为未誉教师与获誉教师之间的沟通提供支持。  

        (作者:牛楠森,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此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中小学学校荣誉的现状调查与优化对策”〔GYI2019016〕阶段性成果)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