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以来,香港从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逐步发展到局部恶性暴力事件频发,非理性抗争代替了理性表达,甚至出现公然撕毁国旗、围堵中央驻港机构以及伤害本港行政与执法人员等恶性事件。同时,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香港以国际金融中心的形象出现在国际社会视野里的频率越来越低,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暴力血腥的香港街头画面在很多国家的电视以及报纸上出现。
数据显示,进入8月,访港旅客数字下跌近50%;有酒店和酒楼已要求员工放无薪假;零售业和饮食业调查显示,近期收入有双位数字的下跌。8月26日,港股低开857点,之后跌幅曾扩大至897点。科技股全线下跌,汇控、友邦、港交所都跌3%,投资者信心受影响。如果说亚洲金融危机是香港回归后面临的一场金融考验,那么,当下的香港正在经历着20多年来最大的社会危机。
香港出现骚乱,亲者痛,仇者快。无论是香港网民曝光的美国外交官与极端反对派人士黄之锋等在敏感时间会面的照片和相关信息,还是美国现政要与前政客的公开表态,以及美国多家媒体的公开歪曲事实的报道,这些都将事实指向美国。香港问题除了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社会弊端、结构性矛盾以外,美国作为“反中乱港”势力的大本营——通过“明暗”两条线索对香港事务的持续介入,无疑是此次由“反修例”风波逐步升级为暴力乱港活动乃至发展“颜色革命”倾向的主要推力。
美国插手香港事务可以说是历史悠久。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将香港打造成为展示西方“民主价值观”的样板,美国政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宣传和渗透活动。美国通过向香港输出文化产品,援助部分知识分子,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意识形态,旨在达到促使中国“和平演变”的目标。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将香港的人权与民主状况作为干预香港事务的“道德依据”,与美国在港利益及对华最惠国待遇等挂钩。香港回归以来,美国加大了对香港事务的介入力度,“香港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内容。美国国会在美国介入香港事务方面扮演了非常积极的角色,国会通过举行涉港问题听证会、推动涉港法案、发布涉港报告、向白宫施压、支持香港反对派的诉求以及资助非政府组织的涉港活动等方式介入香港事务。2014年香港爆发“占中运动”时,美国多家独立媒体就曾披露香港的“占中”运动披着民主的外衣,实为一个与海外金融、政治及媒体势力勾连的巨大利益网络。在“占中”运动的背后,美国国务院、国家民主基金会以及作为旗下子机构的国家民主研究院扮演着不容忽视的幕后推手的角色。
而这一次美国又是用其惯用的伎俩把香港变成“新的战场”。明里对香港问题说三道四,暗中支持“港独”组织头目进行有组织的暴力行为,鼓吹“港独”,甚至还在有节奏、有步骤地制造新的事端。美国的介入不仅直接干涉中国内政,推动香港问题的复杂化、国际化,更对中国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近几十年来,香港发展与内地密不可分。香港之所以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离不开“一国两制”及《基本法》。改革开放后,西方资本涌入香港,希望借香港打开内地市场。同时,内地的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也借力于香港融资。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香港跻身全球金融中心前三名。香港不仅仅是中国内地发展的前沿,更是连接世界与中国的纽带。美国插手香港问题,企图破坏中国经济发展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仅将引起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愤慨,更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对。
(作者:关照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