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14日 星期三

    有情有趣 唱人民爱听的戏

    ——二○一九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的启示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14日 09版)

        在文化娱乐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你可能会认为戏曲已经乏人问津,然而正在江苏昆山举行的2019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颠覆了所有人的想象。截至8月7日上午,已经演出的6场大戏和10场折子戏剧场上座率分别达92%、94%,网络直播点击量达1531.5万人次,平均每场点击量近百万人次。为何会在昆山出现“戏曲热”?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传寅认为,此次参演剧种和剧目自觉坚守戏曲的重要品格即“民间性”,这种民间立场、民间思想和情感诉求的真切表达,充满了乡土性和地域特色,深受普通群众喜爱。唱人民爱听的戏,这是切实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文艺创作提出的“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殷切期待。

        “活跃在舞台上的人物形象,大多数是那些带着生活的原色,从古老的街巷酒楼或现代的里弄胡同走出来的市民,就这样于唱念做打中表现民间智慧和人文情怀,充满了情趣盎然的生活况味。”这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彦君的观后感。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大部分短小的传统剧目堪称“有情”或“有趣”。既有为民请命的清官形象,如安徽阜南县演艺中心选送的嗨子戏《考官》塑造了不畏强权、为民申冤的历城知县的形象;也有对民间道德的弘扬,如江西莲花县采茶剧团选送的萍乡采茶戏《清风亭》,彰显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民间道德,谴责了忘恩负义的恶行;还有充满质朴热烈的乡村生活气息的折子戏,如曲沃碗碗腔《三忘卖布》、河曲二人台《压糕面》、淮北花鼓戏《王小赶脚》、甘肃民勤小曲戏《下四川》,都属于趣味盎然的小戏,聚焦底层劳动群众的日常生活,载歌载舞,诙谐幽默,让人直欲起身参与其中。

        “这些戏带给我们一种新的启迪,即艺术的精彩不分地域远近、剧种大小,只有真正用心用情创作和演绎,才能出好作品,才能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原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所长朱为总认为,守住传统依然是当前戏曲传承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一出传统剧目能流传到今天,一定有它独特的表演艺术或“绝活”为观众喜听喜看,特别是传统折子戏,多数都是一个剧种历代艺术家舞台实践积累的精华之所在。传统戏同样强调有温度、有情怀、有筋骨,讲究构成人物的故事、情感、矛盾、抉择等丰富的戏剧性和表现力,整体地展现舞台艺术之美。因此,如何强化对传统优秀剧目在当代的精准传承,精美表达,保持它的经典化审美品质,是很多剧种和剧团应该去努力的方向。

        传承版闽剧《红裙记》于8月7日晚献演2019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两代戏迷观看两代演员同台演出,场面十分感人。“《红裙记》这个民间故事就发生在福州台江,属于典型的用福州戏演绎福州故事。”国家一级演员、闽剧《红裙记》主演林颖告诉记者,林梦萍老师对闽南本地方言的驾驭、对本剧种声腔的把握炉火纯青,她把福州市井女人的普遍命运、遭遇借着剧种声腔和乡音母语作了最有韵致、直扑本心的淋漓表达。“闽剧要有‘虾油味’,虾油是我们本地的一种调料,是福州特有的味道。在道白、唱腔上我重点学林老师的这种味道,尽量做到原汁原味传承。”林颖说。

        专家认为,戏曲作为一种以舞台呈现为载体进行“活态传承”的表演艺术,是要以演员本体、本色的表演技艺来予以实现,同样也要求艺术家应以精湛的舞台表演,生动传神的细节观照,淡雅中有筋骨,浓重中有光泽,真正赋予戏曲艺术一种庄严和感动。通过本次昆山观戏,有专家评价,一些青年演员往往是“身上没功夫,脸上没有戏,内心缺情感”。也就是说戏是传下来了,但艺术和技艺的含量越来越弱化,只学了一个戏的“路子”,演了一个故事表现的过程和形式的“戏壳”,而缺少对剧种风格特色的精彩展现,缺少对一出戏应有的技艺亮点的展现,更缺少对情节内涵和人物情感的开拓和展现。

        “唱腔的剧种韵味,很大部分在润腔上。润腔不仅需要经验、才情、灵性,还要对剧种、对地方有亲切的情感体验。青年演员要潜心向老艺术家学艺,闽剧林梦萍、淮剧陈澄、川剧沈铁梅等,都是最了不起的地方情感的歌唱家。地方情感说到底还是人类情感的个性表达和体现,因此,这些戏曲艺术家的观众和粉丝遍布了海内外。”原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院长王评章认为。

        唱人民爱听的戏,关键要守住传统,才能守住戏曲真正的生存价值,同时,不仅要重视传戏,更要重视育人,育深谙地方文化和剧种特色的艺术人才。只有艺术新人的不断涌现,新老艺术家抓住戏曲的根和魂不断交替接力,才能使该剧种在观众中拥有号召力,才能让古老戏曲得到生生不息的繁荣和发展。

        (本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