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
20多年来,余元君走遍洞庭湖每一条水系、每一段堤防、每一个垸子,为洞庭治水殚精竭虑,最终倒在东洞庭钱粮湖垸分洪闸工程的简易工棚里,把46岁的宝贵生命永远融入了浩渺洞庭。
作为生在洞庭湖、长在洞庭湖、工作在洞庭湖的余元君对洞庭湖爱到骨子里。纵观他的工作历程,不管干什么都以认真开始,以做好为历程,以最好为最终目标。他开创了洞庭湖项目管理的先河,能对洞庭湖各个垸子的情况倒背如流,最终成为行业的权威。他建成“千里眼”项目管理系统,成为跨专业的高手。他像拼命三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工作。所以,当他离去,有人感慨:他所取得的成就是一些人一生无法企及的,他用生命诠解了“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无论是完成《洞庭湖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适用文件汇编》,还是规划“数字洞庭”的全面建设,面对新老交织的问题,余元君带头去实践中寻找答案。那种探真求理的务实作风,善于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的科学态度,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对于追梦圆梦来说尤显珍贵。工作上,余元君为人做事讲规矩、守底线,事事处处有板有眼、毫不含糊;生活中,他从不居功自傲,平易朴实到与他人没有任何距离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余元君用他46岁短暂的生命,为广大党员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
(本报记者 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