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29日 星期一

    明瑟山庄的文化意蕴

    作者:岳立松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29日 13版)

      位于常熟西山塘泾岸的明瑟山庄是清末常熟颇负盛名的园林,此间亭台错落、草木扶疏,饶富江南园林逸韵。园主曾熙文出身于常熟曾氏望族,悉心经营园林,构筑起以课读为中心的清代江南世家的园居生活图景。

      其一,景观营构与读书课子。曾家为虞山望族,素以诗文传家,累世仕宦。曾熙文,字酉生,号叔岩,晚号退庵。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授内阁中书,撰《明瑟山庄诗集》《明瑟山庄杂著》《山庄制义》,其品格怀抱、学识修养为时人所称誉。他虽文名藉甚,然京试屡试不第,遂脱屣功名绝意仕进,加之命运多蹇,长子、次子皆早殇,遂将家族希望寄托于三子曾之撰(字君表)、四子曾宝章(字君麟)。明瑟山庄是曾熙文在次子逝后营建的一处安顿心灵的栖息之所。山庄景观皆由其经营,构台筑馆、凿池支桥、立石成峰、栽树编篱,自道光乙巳年(1845)秋卜筑,历近十载而终成。山庄有惜分阴书屋、望三益轩、招邀风月庐、双凤楼、澹我心亭、绿杨池上、湛清华阁、烟波吟舫、涵春榭、缭曲山房、天香云外居等十六景之胜,名之以“明瑟山庄”。曾熙文雅意林泉,在园中莳花种竹、觞咏流连、课子读书、翳然林水。

      明瑟山庄萧散疏朗的园林意境使园居生活怡情适性,与园林课读的文化功能相契合。“惜分阴书屋”作为山庄景观的核心,突出强调了惜时读书之意,时刻提醒子孙要珍惜光阴、刻苦读书。曾熙文曰:“一人不读书,相对便嫌俗。一日不读书,此心已局促……古人惜寸阴,今人惜分阴。惜阴何止为读书,事业端仗精神助。君不见运甓时时策力勤,闻鸡往往雄心触。”(《明瑟山庄诗集》)再如“竹篱花圃”一景以鱼鳞状疏篱围成花圃,饶富田园意趣,可在此赏花课读、体验耕植之乐。“养花先种花,种花先学圃。如培佳子弟,其法可历数……但使遂其天,养人通养树”,种花如培育佳子弟,以花之深根、沃土寓人之学问要有扎实的基础,以疏风微雨、濡露煦日寓学习环境的滋养,强调培养要顺遂天性,切勿急于求成。在园林艺植中感悟其与培育子弟的相通之理,以更好地实现道德与学问的养成,园林生活成为儒家生活实践的重要途径。

      其二,园林图咏与家风传承。园林课读的生活图景,既是曾熙文个人志趣的流露,也是先辈遗志与家风的延续。其祖父曾济(号勉耘)博学好古,文章风节焯焯一时,晚年曾延请画师绘《勉耘先生归耕图》,以笠帽宽服的装扮表明退隐归耕之志。曾熙文也延请画师绘《明瑟山庄图》和《明瑟山庄课读图》以自我诠释和名流题咏的文字形式再塑山庄景致,展现陶冶性情的园林意境及读书课子的生活形态,也寄寓着对子孙的鞭策之意。

      明瑟山庄的课读图景借由士林咏唱而得以传扬,形成咸、同、光三朝的题咏盛况。曾之撰光绪初年京城任职时,曾携《山庄课读图》征集朝野名流题咏,以志先德。这些题词借图抒怀,从多维的观赏视角与空间体验描绘山庄胜景,传达园林的美感情境,宣扬曾氏读书课子的园林生活及诗书传家的家族理想。如屈茂曾题《明瑟山庄图》:“秋风瑟瑟吹穷闾,闭门课子聊自娱。故人翩然过吾庐,携手示吾山庄图。披图指点神容与,幽轩风月招邀俱。主人小坐称闲居,执卷侍立双凤雏。”描绘出主人小坐园林,课子读书的萧闲疏淡却又生气盈溢的园居生活。李慈铭作《曾退庵年丈明瑟山庄课读图序》记山庄课读之乐:“时则开径延宾,下帷课子,琴歌互作,巾舄咸归。滴薇露以研朱,劈蕉笺以试墨。夜灯分几,树影当窗;晨箧开缄,山光在卷。书声出于花上,衫色迷其柳痕。或刻竹以题诗,间指枣以策事……盖亦极升平之乐,备家园之娱矣。”山庄叠石穿池的美景,淡然雅致的氛围宜于展开清雅安闲、课子自娱的园林生活。

      明瑟山庄经由题咏诠释彰显出园林意境及园主的人生情志,传扬了承继先训、课读传家的世家文化,扩大了曾氏一族在吴中文化圈中的影响,演绎园林之于世家文人的空间意义。正如翁同龢题《明瑟山庄课读图》赞曰:“今君表兄弟以文誉才行著于乡邦,而君则捐馆舍久矣。台树似富贵,森木似名节,人世何一足恃,惟诗书忠厚之泽可以及于无穷,若君者其可谓有子也已。”尽管明瑟山庄毁弃于战火,但其所映现的是江南世家的园林情致、文人情怀与儒家文化。

      其三,栖居园林、诗书传家的文人愿景。静逸幽雅的园林为世家大族提供了一方远离喧嚣的乐土,也成为文人立身传家的立足点与栖居地。明瑟山庄是曾熙文传承父志、栖居人生和培育后代的生存空间,在此展开了“良辰复美景,乐此足徜徉”的园居生活。冯桂芬《常熟叔岩曾君墓表》云:“课子读书其中,间集里党耆旧作诗酒之会,以为乐意泊如也。”曾熙文以其怀抱冲和、行谊卓然的人格风范及虞山世家的文化影响力,将明瑟山庄经营成吴中文士风雅聚集之地,也为子弟养成营造了一方文化空间。

      园林课读具有自我心性修养与家族传承的双重意义,成为文人生活的理想愿景。“‘拥山水之胜,课子弟读书’,大致就是传统中国社会理想生活图景‘耕读传家’的一种表现……而正是有这样一种理想生活图景的存在,农耕社会的文化传承获得强大的内在动力。”(徐雁平《清代世家与文学传承》)园林课读不仅可以延续家族文化枝脉,也是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途径,有益于文化体系的建构。

      心与境契的园林是一方远离喧嚣的乐土,是文人可居可守的栖居地,是实现诗书之泽、衣冠之望的文化空间。文人于其中可以体味自然物候、聚藏文思,也可奉亲敬孝、课子读书,园林生活既满足了放情林壑的人生追求,又可寄寓家族的期望。园林课读是承继先祖之训、诗礼传家的根基,具有家风传承、德业相继的文化承载意义,也是世家大族修身养性、齐家宏图的立足点。

      (作者:岳立松,系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讲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