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25日 星期四

    英国新首相将加大“无协议脱欧”可能

    作者:本报记者 林卫光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25日 11版)

        7月23日,英国保守党宣布,鲍里斯·约翰逊当选该党新领袖。24日,特雷莎·梅前往白金汉宫向英国女王辞职后,约翰逊将成为英国新首相。作为英国脱欧派代表人物,约翰逊执政将使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大增。作为英美特殊关系的倡导者和曾经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反俄联盟”的前外长,约翰逊时代英国外交政策的走向也备受关注。

        此次竞选期间,约翰逊一直遥遥领先,此次选举也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悬念最小的保守党选举之一。分析认为,约翰逊最终获胜,关键原因是其竞选策略中在脱欧问题上持强硬立场。约翰逊在每场竞选集会或者每次媒体采访中,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10月31日完成脱欧”。他不断强调,不管是否能与欧盟达成协议,10月31日都会带领英国离开欧盟,即使要面临“无协议脱欧”的局面。与其相比,竞争对手亨特在脱欧日期上的态度并不坚决。约翰逊的强硬态度,在脱欧是主流民意的保守党内部深得选民喜欢。英国媒体在竞选期间公布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保守党成员希望完成脱欧,即使这要冒着导致苏格兰独立、英国经济严重受损、保守党解体的风险。

        作为一名在英国充满争议的政客,约翰逊在此次竞选期间努力展示自己的全新形象,为此瘦身、改变发型、说话表态更加谨慎。英国媒体称,约翰逊在保守党草根选民中的受欢迎程度极高,尽管他在此次竞选期间的表现并非无懈可击,在很多问题上表态模糊,没有具体解决方案,但是他的活力和乐观还是打动了压倒性多数的保守党草根选民。

        约翰逊曾做过记者、议员、伦敦市长、外长,最终成为首相,完成了其登顶英国政治权力颠峰的梦想。约翰逊的人生经历充满争议,他也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受人喜欢但也最招人讨厌”的政客。约翰逊的支持者们认为他博学多才、风趣幽默、充满活力,与传统政客的死气沉沉相比,在政坛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反对者们则批评他撒谎成性、反复无常、缺乏主见,最常见的批评是他是一个对问题细节缺乏研究的人,很多人据此认为其执政能力值得质疑。

        不少媒体喜欢把约翰逊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做类比,甚至称约翰逊是“英国特朗普”。对此,英国很多政治分析人士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约翰逊与特朗普有共性,但是也有很大的区别。约翰逊的硬脱欧立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草根的主权主义或者说民族主义思想,这是他与特朗普相同的地方。但是,约翰逊在担任伦敦市长期间,倡导社会自由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大赦非法移民,另外,他一直支持贸易自由,这些是他与特朗普有很大不同的方面。可以肯定的是,约翰逊将试图维持与特朗普良好的私人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修复和加强在梅执政时代有所动摇的英美特殊关系。

        作为脱欧派领袖人物,约翰逊就任后首先要解决的无疑是脱欧问题。约翰逊在脱欧问题上的主要立场有:将试图与欧盟重新谈判,重点是剔除此前英欧协议中关于北爱尔兰边境的“后备条款”;如果无法与欧盟达成协议,将决绝支付巨额“分手费”;无论是否与欧盟达成协议,都将在10月31日脱欧;要求政府加紧“无协议脱欧”准备。

        英国媒体称,约翰逊就任后,将很快开始访问欧洲,主要试图说服法德两国领导人,另外,原来负责与欧盟谈判的英国脱欧事务部,将主要负责“无协议脱欧”的准备工作,谈判事务将由内阁办公室负责。

        很多媒体和政治分析人士纷纷指出,约翰逊在脱欧问题上将面临两难境地:如果他无法在10月31日完成脱欧,那么,保守党内的脱欧派会将此视为背叛行为,约翰逊可能招致他们的政治报复;如果他强推“无协议脱欧”,会在议会遭到强烈反对,没有通过的可能。对他来说更危险的是,当英国肯定要走上“无协议脱欧”的道路时,部分保守党议员将在工党发起的对政府不信任投票中,投下不信任票,以“自杀”方式将约翰逊政府拉下台。

        英国媒体说,一般情况下,新首相上任都会有一个与民众的“蜜月期”,但是,约翰逊是在“二战后最艰难的政治环境中”就任首相,作为脱欧派领袖,他在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中,亲手制造了目前的政治困境,现在必须自己找到解决办法,否则,可能将作为英国现代历史上“最失败、最短命”的首相下台。

        (本报伦敦7月24日电 本报驻伦敦记者 林卫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