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耀中华】
农民心中最大的愿望是什么?那一定是期盼丰收。西藏高原耕地面积少、土地贫瘠,直到本世纪初,高原主要粮食品种青稞亩产也只有三四百斤,农民一年到头辛苦劳作粮食仍然不能自给。
依靠农业科技、加强青稞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成为实现西藏粮食自给、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从20世纪80年代,农业科技专家禹代林便活跃在高原农村,他连续24年扎根田间地头培育和推广青稞新品种,先后走遍了三十多个农业县,一百多个行政村,推广青稞新品种9个,栽培技术示范推广30余万亩,累计培训农民达5.5万人,为西藏实现粮食年产百万吨的自给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被当地藏族农民亲切地称为“青稞助产士”。
“生在农场,注定了此生与农业有缘!”在禹代林的记忆中,父亲虽然是个军人,但作为早期西藏的建设者,父亲与同事总是在开荒种地,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像是个地道的农民,大家靠着一双手,开出的荒地有上万亩。而禹代林,1964年就出生在父亲开垦出的“雪巴农场”。
“那时候,一亩地产量也就两三百斤,生产工具只有锄头、镰刀和铁锹,地里除草靠人工,田里有虫,要么靠翻地翻出来让鸟儿来吃,要么用洗衣粉当农药往地里撒……”禹代林说。
忙碌、辛劳并不会让勤劳朴实的农民们抱怨,但一旦碰上天灾或各种病虫害导致农作物的大量减产,农民就一筹莫展。从小体会到农民苦处的禹代林渐渐萌生了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帮助父老乡亲,在高原传播推广农业科技的想法。
怀着这样的愿景,禹代林考入了西北农业大学。1985年,禹代林毕业后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农作物种子资源的研究与推广。
2003年3月,为推广油菜和青稞的新品种,禹代林被派往当时昌都条件最艰苦、交通最落后的边坝县金岭乡。尽管已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上路之后禹代林才真切感受到金岭乡的险与苦。“前一夜一场大雨致使崎岖险峻的山路泥泞难行,加上大雾缭绕,汽车无法通行,我和同行的人不得不背着行李徒步前行将近8个小时。”
禹代林每年农业技术服务时间长达200余天,没有车就坐拖拉机,没有拖拉机就徒步走,在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没有网络的农村试验基点,一干就是24年。禹代林驻点的地方往往是较为偏远的农村,生活条件差,在努力让农民吃饱的同时,他却很少给自己做一顿像样的正餐,方便面成了他的主食。由于长期生活无规律,禹代林患上了严重的胃病。生活和工作的艰苦,也曾使他打过退堂鼓,但每每一想到农民兄弟那一张张质朴的脸,他就打消了这样的念头。
按照国家规定,常年在高海拔地区工作,工龄可以予以折算,禹代林早在8年前就可以退休,他却一推再推。如今,禹代林已是西藏一线农业科技人员中,年龄最大、经验最丰富、对农牧民感情最深的一位。
位于年楚河中段的白朗县,是西藏最早示范种植“藏青2000”的地区。检查播种机器刻度、种子包衣情况、化肥施用比例……这是禹代林和同事们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的主要工作,通过了解“藏青2000”幼苗的长势情况,为制定田间管理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然而“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的推广并不是很顺利。“很多群众已经适应了之前的品种,也有了相对固定的种植习惯,突然让他们去种另外的品种,从内心来说村民们是很难接受的,甚至有些抵触情绪。”禹代林回忆道:“为了让村民尽快接受‘藏青2000’,我和同事在白朗县白雪试验站进行了试种,试种成功后邀请村民们到试验田里去参观,实地介绍‘藏青2000’的优势,村民们慢慢接受了‘藏青2000’。”
据统计,在“十二五”期间,禹代林负责的日喀则片区累计示范推广“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77.0567万亩,占全区累计示范推广“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面积的58.45%,平均每亩增产50斤以上,增产粮食3852.835万斤,增收7705.67万元,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年的辛勤付出,禹代林先后荣获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科技创新奖特等奖;201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基层工作生活艰苦,但是看到自己带来的新品种播撒在田间地头,为农民带来丰收,禹代林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他说:“到了农田,就像到了家里,见到乡亲,就像见到了家人,能让家人有所收获、感到快乐,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本报记者 尕玛多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