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春华秋实,沧桑巨变。
一座座活力独具的城市、一片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一个个整洁的美丽乡村、一批批现代产业集聚区……行走在中原大地,饱经沧桑的“老家河南”日新月异、山乡巨变。
为了让古老中原出新彩,河南持续挖掘传承红色基因,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省生产总值跨越4万亿元;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大力夯实“中原粮仓”基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满活力,产业融合春色满园;发挥“九州之中”的区位优势,加快“米”字形铁路网、航空港区和自贸区建设,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为引领的中原崛起之路。
红色精神的力量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是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于1990年7月15日所作的一首词。如今这首词被镌刻在河南兰考焦裕禄纪念园内的展板上,供大家参观学习。
多年来,河南诞生了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新乡先进群体精神等红色精神。这些浸透了红色基因的时代精神,成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不竭的精神源泉。
河南先后建成了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大别山干部学院和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三学院三基地”从零起步、由小到大,初步形成立足中原、面向全国的党性教育特色阵地体系,创出干部教育的河南品牌,打造党性教育的河南高地。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同时,驰而不息深化党的建设,以党的建设的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的高质量。
“焦裕禄精神同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一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说,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让中原更加出彩,是摆在河南面前的时代考卷。把这份考卷答好,离不开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这是河南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底气所在。
红色基因和红色精神,在让河南更加出彩的征程中,已经化为河南党员干部完成初心使命的不竭动力。
牢牢扛起粮食安全重任
立政之本存乎农,粮食安全大于天。
中国每四个馒头中,就有一个产自河南,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对于农业大省河南不言而喻。
“今年强筋小麦亩产都在750公斤以上,比上年增产将近100公斤。”抓起一把金黄的麦粒,河南夏邑县田丰家庭农场负责人李献海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作为当地种粮大户,李献海流转的1500多亩土地都在高标准农田示范方内,土地平整肥沃,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丰收的小麦进一步坚定了他种粮的信心。
如今的河南,正由“中原粮仓”迈向“国人厨房”,丰富着世人餐桌。
“我们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形成多彩农业新格局。”王国生说,河南着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农产品加工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成为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大省,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3/5的汤圆、7/10的水饺,双汇跻身世界500强,三全、思念、好想你等品牌享誉海内外。
从内陆走向开放前沿
国之中,河之南;地处中原的河南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交通区位优势无疑是其发展的最大优势。
河南省省长陈润儿说,郑州这座城市的崛起,得益于国家铁路干线的建设;河南交通枢纽地位的形成,得益于全国路网格局的提升;河南未来发展优势的凸显,也得益于现代立体交通体系的构建。
河南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河南把提升交通物流枢纽功能作为突破口,统筹推进“陆上”“空中”“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建设。
吃的、穿的、用的,从郑州航空港入境的全球高端产品越来越多。北欧的三文鱼、南美的车厘子、西班牙的时装……从郑州入境,继而分拨全国,作为“空中丝路”建设的主力军,以郑州为中心、“一点连三洲,一线串欧美”的航空国际货运网络已逐步形成。
“陆上丝路”同样繁忙:7月18日凌晨1时54分,总第2318班中欧班列(郑州)满载着1549吨货物从郑州出发驶向万里之遥的德国汉堡。这一天,中欧班列(郑州)正式迎来开通六周年纪念日。6年来,中欧班列(郑州)构建起了覆盖欧洲、中亚、东盟和亚太(日韩等)的物流网络。
以“买全球、卖全球”为目标的河南跨境电商,利用“网上丝路”创造了内陆省份“抢占鳌头”的奇迹: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在全球范围内首创跨境电商“1210”海关监管模式,成为我国跨境电商的“模板”,业务单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此外,铁路枢纽对接沿海港口的“海上丝路”也越来越顺畅,目前郑州至连云港、青岛、天津等港口的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了200多班。
2018年,河南省进出口总值突破5513亿元,总额稳居中部第一,出口额位列全国第八;河南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累计超过5万家;在豫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29家,国内500强企业达160家——内陆省份河南,已经挺身开放前沿,走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古老的中原大地,如今正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努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
(本报记者 王胜昔 崔志坚 丁艳 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