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11日 星期四

    传统村落“空心化”,资源如何变红利?

    作者: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11日 07版)

        【你问我答】   

        #光明智库你来问#【传统村落“空心化”,资源如何变红利?】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劳动力外流务工,传统村落“空心化”严重,经济发展势必受阻。面对传统村落发展的瓶颈,我们该如何探索出一条资源变红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来提问吧,本期答问嘉宾是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乔迁@乔迁166。

        @婷婷亭子河: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整合并发挥作用?

        @乔迁166:村落文化传承要在顾及乡村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否则传承只是表面,缺乏内在发展。当传承不再是形式表演的时候,才算得上真正的传承。把非遗文化纳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才是更好的保护。

        @淡寞雪:经济落后的古村落往往留不住年轻人,老年人又不愿进城随儿女生活。处理不好赡养问题,不仅是道德问题,更会沦为社会包袱。如何才能改变呢?

        @乔迁166:城市化发展进程加速,传统村落缺少相应的产业布局,劳动力资源自然向城市转移。农村可尝试从村规民约或者其他管理方式上下功夫,解决道德观念、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

        @诗词遥戈:您跑古村落比较多,对于古村落探索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红利的做法,您有什么感受?

        @乔迁166:成果有,隐忧也不少。传统乡村的社会结构消失了,那么传承的载体就不存在了。一些村落依靠传统资源做文旅项目,经济上去了,这很好,但非文脉延续。延续应该是一个有机的延续,不是外表的文化符号的复制。

        学术支持: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智库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蒋正翔、王斯敏、蒋新军、王佳、成亚倩 通讯员 焦德武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