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30日 星期日

    课本里的贵州

    作者:本报记者 吕慎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30日 10版)

        遵义会议(漆画·局部) 集体创作

        丙安镇——四渡赤水(中国画·局部) 董希源

        黄果树瀑布(中国画) 冯大中

        《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课本内页) 资料图片

        忆秦娥·娄山关(书法) 包俊宜 

        娄山关大捷(油画) 郑艺、宋克、周楷、关君

        【课本里的中国】

        诗经楚辞的时代,她还在化外;唐诗宋词的王朝,她不见经传。公元795年,李白因永王案被流放夜郎,未至而遇赦,他欣喜万分,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名篇。在唐代,夜郎贵州意味着蛮荒与凶险,贬谪到这里几乎是九死一生,死里逃生的喜悦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然而,贵州真的有那么可怕?至少在明代之前,文人们对贵州的印象跟李白没有太大差异,加上“黔驴技穷”(《黔之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夜郎自大”两大“标签”,在中国正统文化谱系中贵州彻底被忽略了。

        幸好,一位伟大的行者拨开了高原丛林的氤氲,他笔下壮丽的山川风物让贵州正式跃上了中华文化的舞台。徐霞客,贵州魅力的发现者,也是第一位记录黄果树大瀑布的文人。因为有了这棵“树”,贵州非凡的景色一点点展示在世人面前,从躲之不及到心驰神往,渐渐地人们认可了这棵“树”的文化价值,以至于在近百年的课堂上“老师在提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时总是要提到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每一位站在黄果树瀑布前的中国人,都会自豪祖国有这样的胜境。黄果树大瀑布实际上是一个瀑布群,它们的形成缘于珠江源流白水河切断了苗岭的山脊,化作一条条白龙,从天而降。感受黄果树大瀑布,最特别的是水流暴击山石的金玉之声,震耳欲聋、撼人心魄。“我们仿佛置身于圆形乐池中,四周乐声奏鸣,人若浮身于一片声浪,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恢宏。”(《黄果树听瀑》,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丛林中的瀑音再强大,也不过是缺少灵魂的动静。自明朝洪武年间贵州建省以降,虽然也有大大小小的众多文人在这里留下印记,但都还没有诗文配得上她瑰丽雄浑的气质。贵州在等待,等待一位赋予她精神的诗人,等待一位唤醒黔山贵水的伟人。终于,1934年的冬天,长征中的毛泽东来到了贵州。

        长征——人类理想和信念的伟大史诗——给贵州带来了永恒的荣耀。经历了长征初期的失败和挫折,1935年1月,红军解放了遵义。在难得的休整中,将士们要求清算错误的军事思想,呼唤在苏区威望最高的毛泽东同志指挥全军。遵义会议顺应党心军心,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转折点,贵州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的坐标节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在第二次解放遵义城时,毛泽东写下了这不朽的诗句。穿透刀丛血雨、重重围困,毛泽东用超凡的智慧,洞察出中国未来的希望,在贵州这片曾经的化外之地,孕育出改变华夏命运的大事件。

        傍晚,攀登上娄山关战役遗址的制高点,身临其境方能体会到“残阳如血,苍山如海”对贵州群山的描写多么贴切。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布辽阔,从桂林山水到云南石林,越往南水蚀石灰岩的程度越深,而相对靠北的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线条更加雄浑,山形更显厚重。特别是遵义的大娄山,位于南方喀斯特分布的北部边缘,山峰圆润、山谷狭窄,峰顶的高度起伏不大,恰如轻浪时海面的波涛。贵州的风景与伟人的心情,此刻达成了互为表里的意境,碰撞出情景交融的完美诗句,也让算不上高山的大娄山成为中华名山。

        从1934年12月到1935年4月底,长征中,中央红军行军时间最长的省份就是贵州,毛泽东的军事天才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多年后,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赞誉毛泽东主席指挥“三大战役”的军事成就时,主席却说四渡赤水才是自己的“得意之笔”。因为有了这场世界战争史上经典的运动战,算不上大川的赤水河也有了不凡的灵气。红军一渡赤水的土城古镇,大榕树下,少先队员和游客们倾听着红军后人讲述将士们如何秋毫无犯集体睡在屋檐下,群众如何卸下自家的门板为红军搭起浮桥,穷苦百姓如何跟着红军走上革命道路……

        河水悠悠,初心依旧。伟大的长征让贵州彻底告别了边缘与落寞,这方热土在中国革命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彪炳史册。如今,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上,贵州人拿出了当年红军四渡赤水河、攻破娄山关、两占遵义城的精神开拓奋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撕掉贫困落后标签的目标就在眼前,贵州正在创造新的奇迹。

        (本报记者 吕慎)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