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四届北京文博会上,北京市朝阳区10家获得市级认定的首批文化产业园区集中亮相,既有创意感、时尚感、科技感的“高大上”园区,也有厚重感、历史感、文化感的“大情怀”园区,历史与现代交相呼应,文化与科技完美交融,全面展示了朝阳区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方面的做法和成就。
目前,朝阳区已有798、751、莱锦、郎园、懋隆、恒通等84家各具特色的文创园区,其中通过老旧厂房转型升级的文创园区60余家,形成了错位、协同、融合的发展格局。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朝阳区将聚焦园区品质和贡献度“双提升”,深入实施文化产业“百园工程”,力争到“十三五”末,打造100个产业集聚度高、产业特色鲜明、服务体系完善、管理运营规范、社会效益突出、示范带动效应强劲的文化产业精品园区,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腾笼换鸟:文化与科技型并重
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朝阳区先行先试,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抓手,积极探索老旧厂房转型文化产业园区的新模式;聚焦“高精尖”,推进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由重空间经营的“文化园区”,向重新兴业态的“文化科技园区”转型升级,文化科技并重型园区已经成为城市更新、腾笼换鸟的新亮点。
富有时尚气息和浓郁创意氛围的E9区创新工场,前身是北京市双桥乳制品厂,园区以文化科技融合为产业定位,集聚了一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创意为代表的创新型科技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包括“独角兽”集奥聚合、36氪鲸准、特斯联等一批高成长创新企业,集聚关联产业上下游企业80余家。目前一期入园企业总估值超200亿元人民币。
在朝阳区,E9区创新工场、郎园、惠通时代、万东等一批园区都呈现出鲜明的文化科技融合特征,这些园区培育出了一批文化科技类的行业领军企业或文化“独角兽”企业。聚集了掌阅科技、蓝色光标、宣亚国际、创业黑马等一批上市企业,罗辑思维、天下秀、马蜂窝、集奥聚合等一批“独角兽”企业和成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文化科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等内容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目前,朝阳区已成为“文化+科技”创新的集聚地,越来越多的园区呈现出鲜明的文化科技融合特征,引进和培育数字传媒、互动娱乐、影视动漫、数字出版、数字游戏、创意设计、人工智能等高精尖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
今年年初,北京市认定首批33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其中朝阳就有10家。一批具有品牌效应、先进运营理念和成熟管理团队的园区,开始以品牌输出、模式输出、团队输出等方式“南下北上”,以朝阳区为“总部基地”,在全国进行总体布局,打造创新协作生态圈。
提质增效:打造“24小时消费街区”
近年来,朝阳区以文化、时尚为特色,深挖夜间文化经济发展潜力,大力推动夜间时尚文化消费,形成了三里屯、蓝色港湾、世贸天阶、丽都商圈、751时尚广场等一批文化经济商圈,点亮“时尚夜朝阳”文化品牌,增添城市文化气息。
作为时尚文化产业园区的代表,751时尚广场围绕“751十字街区消费体验”“时尚回廊区域生活方式产品交易”“火车街区潮流市集”等,“搭平台、办活动、优环境”,启动建设“24小时文化消费街区”,与园区的剧场演艺、流行音乐、美食创意、文化沙龙、书店等内容相结合,举办时尚设计消费节、文化演出消费季、前沿科技体验季、751国际设计节、夜间时尚创意秀等系列夜间文化活动,将751建成集聚高端文化创意资源、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引领消费结构升级、激发城市发展活力的重要承载空间,促进夜间经济发展。
三里屯地区作为集国际资源、时尚休闲、酒吧文化等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时尚消费商圈,夜间经济繁荣,发展品质和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成为国内外游客夜间消费的重要集聚地。2018年,三里屯引进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大屏影院、品牌咖啡概念店等,积极推进“文化三里屯”建设,已成为朝阳区的文化新地标。
经过20多年的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已成为朝阳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文化产业进入了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文化产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品牌效应不断显现,新的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功能转型:促进园区升级迭代更新
东五环五方桥东南角,有一处白绿相间的厂房格外引人注目,各式各样的气瓶巧妙变装融合在园区里,这里就是“天海科技广场”。
3年前,这里还是亚洲最大的气瓶生产企业的厂区。1969年,新中国的第一个氧气瓶就诞生在这里。今年3月,占地8万多平方米的厂区华丽转身,蝶变成科技文化产业园区。天海科技广场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可入驻200多家企业。开园后,很多企业找上门来要入驻,但我们认准了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VR、电子商务等领域,希望重点培育科技与商务、金融、文化等产业相融合的新业态、新企业和新行业。”如今已有20余家科技创新企业入驻园区。
“进入新时代,朝阳文创园区的发展,呈现出五大新特点和新趋势。”朝阳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租赁经济”的物业管理模式,向“服务经济”的投资运营模式升级;由传统业态的“文化园区”向新兴业态的“文化科技园区”升级;园区发展与非首都功能疏解、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实现高效联动;由简单的“物理空间拓展”向“品牌、模式多功能输出”升级;由功能单一的“产业集聚空间”向功能多元的“城市空间”升级。功能转型、提质增效发展已成为各园区经营者的自觉选择。
当前,在北京“减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朝阳区紧抓大数据、云计算、AI、5G、移动新媒体等新一代科技更新契机,深入实施文化产业“百园工程”,加强政策、服务体系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发展,重点培育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品牌知名度高的“高大上”精品园区,精心打造一批集约化程度高、运营灵活专业、特色鲜明的“小而精”的特色园区基地,构建互利共赢的园区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
(本报北京6月1日电 本报记者 张景华 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