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国际儿童节,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小树苗一样,快快长大。”5月31日上午9时左右,4岁小男娃星星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种下了一棵属于自己的小树苗。
当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河镇清河北岸的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以下简称福利院),举行了一场以“欢迎来我家做客”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之前,星星患有轻微的癫痫,经过福利院1年多时间的康复治疗,星星的病情已经好转。
9时50分,在福利院康复楼二层多功能厅,别开生面的联欢活动已经进行到关键时刻:伴随着愉悦的歌声,数名福利院的老师,带着一群小精灵,欢快地鼓起掌来。只听主持人笑着问:“小朋友们你们的掌声这么热烈,是不是想着要赶紧吃蛋糕了呀。”回应的,则是一片更加热烈的声音:“想!”
来到康复楼三层的福娃娃特教中心,在宝宝班和贝贝班两个班里,一些小朋友正在“识数”。只见老师们将写有不同数字的号牌展示出来,再将画有不同图案的拼图放在孩子们面前。只听见:“宝贝,跟我一起数,一个香蕉、两个香蕉、三个香蕉,所以咱们一共有三个香蕉。宝贝自己数数对不对。”
护理人员王丽霞,已经来到福利院28年,每天她的工作,就是要照顾38个孩子的日常起居以及娱乐活动,并尽量帮助他们实现生活自理。“在孩子们眼中,我们扮演着多重角色,有时是妈妈,有时是阿姨,有时是老师。”王丽霞说。
今年12岁的楠楠,是一名脑瘫患儿。如今,在王丽霞的细致关怀下,楠楠已经学会了自己吃饭。“前两天,楠楠刚刚学会了叠被子。我教了她有一个月时间呢。一开始她叠不好,总是生气,后来叠得差不多了还是不行,她说没有我叠得好,还是不高兴,直到成功了,我看着她挥舞着四肢,表达着喜悦之情。我就和她说,想不到我们的小楠楠还挺追求完美呢,就送给她一个小玩具。她特别开心。”王丽霞说。
在康复楼的墙壁,安装有专门的扶手,护理员冯玉玺告诉记者,这是由于很多孩子还不能正常行走,“最近我在教一个叫亮亮的小男孩,他12岁了,也患有脑瘫,现在已经可以扶着扶手,坚持站立1分多钟了。我以前是一名医院的护士,可来到这里后,我发现和这里的孩子有更深厚的感情。我们就是他们最好的监护人”。
北京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周玉表示,自1984年建院以来,福利院主要收养市公安局等接警处置、送医救治的弃婴。目前院内设计床位500张,收养的儿童99%以上具有包括智力、肢体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残疾和疾病。
“举行主题开放日活动,目的是为孤残儿童向社会展示自己打开一扇窗,增进社会各界对儿童福利工作的了解,促进提升首都儿童福利事业认知度、认可度和社会参与度。”周玉说,“下一步,福利院将以孤残儿童多元服务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打造集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特殊教育为一体、互相依托、资源互补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努力为首都儿童福利事业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任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