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实践】
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各级党组织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充分发挥闽西老区红土地优势,坚持创品牌、优服务、强功能,着力打造基层党建工作升级版,奏响了以党建工作成效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最强音。
发挥苏区优势,打造“红土先锋”党建品牌
龙岩市立足红土优势,传承红色基因,通过示范引领、长廊支撑、培育行动,打造了独树一帜的“红土先锋”党建品牌。
强化示范引领。按照“抓乡促村、综合示范、整体提升”的思路,积极开展党建综合示范点培育工作,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建共创的良好态势,先后培育了306个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提炼出“产业开发型、人文风情型、新村带动型、生态旅游型、工业主导型、集镇商贸型”等6大类56个党建工作成功案例。
创建特色长廊。创新构建“红土和生态”党建长廊,由点连线、以线构面,形成基层党建先行区、实验区、示范区,推动基层党建整体上水平。目前,以上杭县古田镇为红土核心、长汀县河田镇为生态核心向外辐射的两条市级党建示范长廊和14条县级次长廊、134条乡镇支走廊、251个村居(单位)示范点已成规模。
实施培育行动。坚持党建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实施“红土先锋”基层党建典型培育行动计划,采取竞争性选拔、项目化管理办法,在全市重点培育73个市级党建综合示范点。加大培育力度,对其中21个市级农村党建示范点专门安排21个市直部门挂钩帮扶、选派21名市派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各市级农村示范点分别给予25万元党建专项经费补助,对各市级社区、“两新”组织示范点分别给予15万元党建专项经费补助。
传承苏区作风,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
龙岩市把传承好、坚持好、发扬好苏区干部好作风,作为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切入点、突破口,从严从实抓好落实。
凝神聚力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扎实开展“联乡挂村帮户”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大力弘扬“四下基层”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好作风,并在全省首创并推广“民情工作机制”和服务联系群众“四点工作法”,构建“全面掌握民情、及时反映民意、快速解决民忧、有效化解民怨”的县、乡、村三级民情收集处理服务网络,形成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良好氛围。
分类创建“红土先锋党员工作室”。整合党代表工作室、共产党员专业服务室、党员先锋岗等资源,在农村、社区建立以联系服务群众为主的综合型党员工作室,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两新”组织建立以争创一流业绩为主的专业型党员工作室。目前,全市已创建各类“红土先锋党员工作室”500个,开展服务8251人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2198个。
全力打造在职党员进社区“龙岩模式”。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信息平台、立体网格等,实行“网上线下双报到”方法,并将党支部建在社区网格上,组织在职党员进社区回小区开展“五个先锋”活动(模范居民先锋、民情收集先锋、政策宣传先锋、纠纷调解先锋、志愿服务先锋),初步形成在职党员进社区回小区报到为群众服务的“龙岩模式”。
弘扬苏区传统,推进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
龙岩市大力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积极推进新时代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推动发展的能力水平。
实行村村联建。由乡镇党委牵头,选择一批地域相邻、关系融洽、产业相连的村,设立区域化党组织,着力构建农村“大党建”工作格局。武平县城厢镇党委把梁野山下地域相连的5个村联合起来,成立环梁野山试验区党总支,成为全市党建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开展村社共建。充分整合农村党组织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合作社党组织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优势,通过采取“党建共抓、党员联培,资源共享、发展联谋,民生共建、信息联通”等措施,积极开展村社共建,实现以社带村、以村促社、兴村富民、村社双赢。武平县百家姓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党总支与所在地的10个村党组织共建共创,发展名特优农产品种植,开展订单式、托管式服务,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6000多人,2018年助农增收1150万元,实现村级组织和合作社“双受益”“双丰收”。
创新村企联盟。针对村企联系不紧密、矛盾较频发等问题,打破以往简单以行政手段解决问题的常规,创新开展村企联盟,推动党组织设置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党建工作从相互独立向互相融合转变,有效畅通了村企诉求渠道,解决了村企矛盾纠纷。漳平市依托红狮项目办、西园镇党委,推动漳平红狮厂区2个党支部与辖区7个村党支部开展村企联盟,有效解决了村企相互对立、一些社会矛盾问题久拖不决等问题,实现了村企资源共享、互促共赢。
(作者:谢锋 林大龙,均系福建省龙岩市委组织部干部)